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A. 分子式为C4H10O且与Na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合物有4种
B. 的二溴代物的数目有6种
C.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丙基和丁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8种
D. 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合物有9种
【答案】C
【解析】
A.与Na反应生成氢气说明结构中含有羟基,C4H9OH有4种,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H3)3COH、(CH3)2CHCH2OH,故A正确;
B.溴在同一个C上有2种—CH3、—CH2—,在不同的C上有4种,、、、,故B正确;
C.丙基有2种同分异构体、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丙基和丁基相对位置有邻、间、对3种,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24种,故C错误;
D.能发生水解反应含酯基,甲酸丁酯有4种(丁基有4种),乙酸丙酯有2种(丙基有2种),丙酸乙酯有1种,丁酸甲酯有2种(丙基有2种),共9种,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题目】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E和C、D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多6。
回答下列问题:
A | B | ||
C | D |
(1)人的汗液中含有D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稀释的方法是______。
(2)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它是______(填“酸性”或“两性”或“碱性”)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加热时,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与单质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______。
【题目】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所发生的转化过程为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性质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 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 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 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将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为2.0 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入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离水时,水在______(填“上”或“下”)层。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
【题目】某小组研究了铜片与反应的速率,实现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 | 时间段 | 现象 |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 ||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浅的蓝色 | ||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 ||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得曲线如下图。
实验II: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 。结果显示:对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III:在试管中加入铜片和,当产生气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
(1)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
(2)实验的结论:温度升高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请结合实验II、III,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微粒符号①____②_____,以补全催化机理。
(5)为验证(4)中猜想,还需补充一个实验:__________(请写出操作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