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CuCl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工业上由废铜料(含FeAl及其化合物、SiO2杂质),生产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Cu(OH)2

5.6

6.7

Al(OH)3

3.8

4.7

已知:CuCl溶于NaCl的浓溶液可生成CuCl2-CuCl2-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CuCl沉淀。

1煅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为调节溶液的pH值,范围为___________,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uO B.Cu(OH)2 C .NaOH 溶液 D.CaCO3

3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4往滤液Ⅱ中加入食盐并通入SO2可生成CuCl,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Ⅰ中,加热并使用浓NaC1溶液,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 4.7≤pH<5.6 ABC SiO2 Fe(OH)3Al(OH)3 2H2O+2Cu2++SO2+4C1-==2CuCl2-+4H++SO42- 加快CuCl2-的生成速率并提高其产率

【解析】废铜料(FeAl及其化合物、SiO2杂质)生产CuCl:煅烧废铜料,将铜转化为溶于酸的氧化物,再加入过氧化氢和稀硫酸,二氧化硅不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过滤,则滤渣Ⅰ为二氧化硅,滤液Ⅰ为铁离子、铝离子、铜离子的溶液,向滤液中加入X得到沉淀,应为将铁离子、铝离子除杂,故X可为CuOCu(OH)2Cu2(OH)2CO3Cu,调节pH4.75.6,沉淀铁离子、铝离子,滤渣Ⅱ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滤液Ⅱ为铜离子的溶液,加入食盐并通入SO2发生反应:2H2O+2Cu2++SO2+4Cl-=2CuCl2-+SO42-+4H+,生成CuCl2-CuCl2-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CuCl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煅烧的主要目的是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故答案为: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

(2)加入X与酸反应调节pH使三价铁离子和铝离子完全沉淀,而铜离子不能沉淀,由表中数据可知,所以需要调节pH的范围为4.7≤pH5.6CuOCu(OH)2NaOH溶液都可以和酸反应,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不能使酸完全反应,故选ABC,故答案为:4.7≤pH5.6ABC

(3)根据上述分析,滤渣Ⅰ为二氧化硅,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故答案为:SiO2Fe(OH)3Al(OH)3

(4)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铜离子有氧化性,所以二氧化硫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u2++SO2+4Cl-+2H2O=2CuCl2-+SO42-+4H+,故答案为:2Cu2++SO2+4Cl-+2H2O=2CuCl2-+SO42-+4H+

(5)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温度升至7080℃,并使用NaCl浓溶液,目的是提高CuCl2-的生成速率并提高其产率,故答案为:提高CuCl2-的生成速率并提高其产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同学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曾用H2O2制备氧气,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试管中加入3 mL 2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稀盐酸溶液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NaOH溶液

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H2O2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放出,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1)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

(3)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H2O2的性质,解释实验甲和实验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丁、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分钟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120

气体体积/mL

实验丙

9.5

19.5

29.0

36.5

46.0

54.5

实验丁

8.0

16.0

23.5

31.5

39.0

46.5

实验戊

15.5

30.0

44.5

58.5

71.5

83.0

对实验戊,0~20 s的反应速率v1 mL/s,100~120 s的反应速率v2 mL/s。

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如右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曲线c表示的是实验 (填)。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