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组装仪器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接d,e接c,b接f.
(3)烧杯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使气体充分吸收,防止溶液倒吸.
(4)往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5)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①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该小组同学向盛装FeCl3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成了SO42-.该做法不合理,理由是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试验.
分析 (1)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应加相应的酸抑制铁离子水解,在烧杯中稀释配制溶液;
(2)根据实验目的,先是制备二氧化硫,然后是让二氧化硫和氯化铁之间反应,但是之前要进行防倒吸,最后进行尾气处理;
(3)倒置漏斗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
(4)氯化铁中通入足量SO2时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5)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
②检验有Fe2+生成,利用KSCN和氯水,先不变红,后变红分析;
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 解:(1)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抑制铁离子水解,故答案为:浓盐酸;
(2)根据实验目的,先是制备二氧化硫,用第一个装置,用最后一个装置,导管要短进长出,可以防止倒吸,然后是让二氧化硫和氯化铁之间反应,即第三个装置,最后进行尾气处理,顺序是:d、e、c、b、f,故答案为:d;e;c;b;f;
(3)因尾气易溶于NaOH溶液,则倒置漏斗的作用为防止NaOH溶液倒吸,故答案为:使气体充分吸收,防止溶液倒吸;
(4)通入足量SO2时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故答案为: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5)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离子反应为2Fe3++SO2+2H2O=SO42-+4H++2Fe2+,故答案为:2Fe3++SO2+2H2O=SO42-+4H++2Fe2+;
②检验有Fe2+生成的实验方法为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③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 H2SO4,干扰试验,故做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试验.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装置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如图1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2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制备氨基甲酸铵时温度不能高,该实验中控温措施有哪些搅拌、冰水浴、控制通入气体流速.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③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浓硫酸的作用: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 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00%.
[Mr(NH2COONH4)=78、Mr(NH4HCO3)=79、Mr(CaCO3)=100]
(4)以NH3和CO2为原料在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原理是:2NH3(g)+CO2(g)?CO(NH2)(I)+H2O(I),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 165 | 175 | 185 | 195 |
K | 111.9 | 74.1 | 50.6 | 34.8 |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
如图4是氨碳比(x),$\frac{n(N{H}_{3})}{n(C{O}_{2})}$=x与CO2平衡转化率(a)的关系.
a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NH3的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增大CO2的转化率.,图中A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42%.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500 | 800 | ||
①2H2(g)+CO(g)?CH3OH(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g)?H2O (g)+CO(g) | K2 | 1.0 | 2.50 |
③3H2(g)+CO2(g)?CH3OH(g)+H2O (g) | K3 |
则此时 V正> V逆(填“>”、“=”或“<”).
(2)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
(3)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frac{2b}{a-2b}$×10-7.
A. | 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LiOH | |
B. | 离子的氧化能力最强的是Cs+ | |
C. | 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 |
D. | 单质的熔点随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