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碳和氮是动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元素,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氮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烟雾,目前,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Ⅰ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容积为3L,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温(T℃)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n/mol t/mol | NO | N2 | CO2 |
0 | 2.00 | 0 | 0 |
10 | 1.16 | 0.42 | 0.42 |
20 | 0.80 | 0.60 | 0.60 |
30 | 0.80 | 0.60 | 0.60 |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6(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正=v(N2)逆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Ⅱ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H2O(g)+CO(g),恒温下c(CO)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I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成曲线II和曲线III.
①当曲线I变成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②当曲线I变成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及改变条件的变化量分别是增大压强,压强变为原来的1.5.
分析 Ⅰ①计算10min~20min内,NO浓度的变化,得到v(NO);
②20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③利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
④NO的起始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增大,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Ⅱ①根据曲线中c(CO)变化所需时间进行判断;
②曲线Ⅰ变成曲线Ⅲ,CO浓度增大,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减小体积或者增大压强考虑,结合平衡状态时,CO的浓度之比,计算出体积减小或者压强增大的倍数.
解答 解:Ⅰ①10min~20min内,NO浓度的变化为$\frac{1.16mol-0.80mol}{3L}$=0.12mol/L,v(NO)=$\frac{0.12mol/L}{20mim-10min}$=0.012mol/(L•min),
故答案为:0.012mol/(L•min);
②20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由于C为固体,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N{\;}_{2})•c(CO{\;}_{2})}{c{\;}^{2}(NO)}$=$\frac{\frac{0.60mol}{3L}•\frac{0.60mol}{3L}}{(\frac{0.80mol}{3L})^{2}}$=0.56,
故答案为:0.56;
③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都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
B.2v(NO)(正)=v(N2)(逆),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可知,v(N2)(逆)=$\frac{1}{2}$v(NO)(逆),即v(NO)(正)=$\frac{1}{4}$v(NO)(逆),未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则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ρ=\frac{m}{V}$,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由于C为固体,则气体总质量m,随着反应进行会发生变化,即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密度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CD;
④NO的起始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增大,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化学平衡状态不变,则NO的转化率也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Ⅱ①曲线Ⅰ变成曲线Ⅱ时,CO平衡浓度不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小,加快了反应速率,可以是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
②曲线Ⅰ变成曲线Ⅲ,CO浓度增大,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体积或者增大压强都可以达到目的;曲线Ⅰ达平衡时c(CO)=3.0mol•L-1,曲线Ⅲ达平衡时c(CO)=4.5mol•L-1,浓度增大为原来的$\frac{4.5}{3}$=1.5倍,则压强增大为原来的1.5倍,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压强变为原来的1.5.
点评 本题较为综合,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已经化学平衡移动,难度中等,其中Ⅱ为图象题,具有一定难度.
A. | 3:2 | B. | 2:3 | C. | 1:1 | D. | 3:1 |
A. | Cl2 | B. | NaClO | C. | Na2O2 | D. | NaOH |
A. | 6g冰醋酸所含σ键数目为0.7NA | |
B. | 1L 0.2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NA | |
C. | 6.72 LNO2和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是2NA | |
D. | 标准状况下,11.2LN2和33.6LH2混合反应后可生成标况下的氨气22.4L |
⑦氨水 ⑧稀硝酸 ⑨熔融Al2(SO4)3 ⑩NaHSO4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将上述物质的序号填入表格里的编辑框处:
分类标准 | 能导电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②⑦⑧⑨ | ③⑤⑥⑨⑩ | ④ |
(3)⑨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将34.2g ⑨冷却后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4)②与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稀)=Al(NO3)3+NO↑+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NO3(填化学式),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
A. | NaHCO3做发酵粉时加入柠檬酸后效果更好 | |
B. | CaCO3的饱和溶液pH约为9.3 | |
C. | 0.1 mol/L AlCl3溶液中c(Al3+)<0.1 mol/L | |
D. | 加热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变深 |
A. | 向醋酸溶液中加入氨水 | B. | 向AgNO3溶液中加入HCl | ||
C. | 向盐酸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 D. | 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