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A、B、C、D、E、F六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橡皮塞、导管任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和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和____相连接。
(3)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则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收集甲烷气体时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
【答案】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A或B E B F A C 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A F
【解析】
(1)根据装置中用到的仪器进行识别;
(2) 实验室可用固固加热制备氧气或固液反应制备氧气,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可用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备氢气,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据以上分析填写装置;
(3)加热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4)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甲烷,据此选用发生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据此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
(1)上述装置中①~④的仪器名称分别为:①为铁架台;②为试管;③为烧杯;④为酒精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铁架台,试管, 烧杯, 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氧气,也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因此发生装置可选A或B;氧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E;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备氢气,选用装置B,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装置F;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或B,E;B,F。
(3) 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为固体间的反应,产物中有CO2气体,应将其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应选择A与C两装置相连;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中盛有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综上所述,本题选A,C;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4)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需用发生装置为A;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F。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F。
【题目】某些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熔点(℃) | 沸点(℃) | 水溶性 | Ka1 | Ka2 | |||
乙醇 | -114.1 | 78.3 | 易溶 | 乙醇 | 2.6×10-16 | ||
乙醛 | -121 | 20.8 | 易溶 | H2SO3 | 1.23×10-2 | 5.6×10-8 | |
乙酸乙酯 | -83 | 77.0 | 难容 | H2CO3 | 4.2×10-7 | 5.6×10-11 |
实验一 乙醇在铜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醛
将一束质量为w的铜丝灼烧变黑后,迅速插入装有乙醇的试管a中。
(1)铜丝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解释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二 乙醛的提纯
上述实验获得的乙醛含有较多乙醇,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提纯。
已知:CH3CHO+NaHSO3(a-羟基乙磺酸钠)
(2)写出Na2CO3溶液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操作B的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①冷凝管中的液体应从_____口进。(填“D”或“E”)
②下列有关操作与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烧杯中应装冰水 b.冷凝管应通温水 c.图示装置可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实验三 乙醛溶液浓度的测定
室温下利用反应Na2SO3+CH3CHO+H2O→CH3CH(OH)SO3Na↓+NaOH可以测定“实验一”中试管a内乙醛溶液浓度,操作如下:
取试管a中溶液4mL,加入1mL饱和Na2SO3溶液(过量),再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后用pH计测定溶液pH;另取试管b,加入4mL乙醇做空白试验,实验结果如右表:
实验试管 | pH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A | 12.42 | 12.40 | 12.38 |
b | 10.43 | 10.43 | 10.40 |
(4)试管a中乙醛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列出计算式即可)
【题目】下表是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蔬菜时,培养液中元素的配方,其中根细胞吸收最少的是
离子 | K+ | M g2+ | Ca2+ | NO3- | H2PO4- | SO42- | Zn2+ |
培养液浓度(mol/L) | 1 | 0.25 | 1 | 2 | 1 | 0.25 | 1 |
A. H2PO4-B. SO42-C. Ca2+D. Z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