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1KI溶液:Na+、K+、ClO-、OH-
B.0.1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C.PH=7的溶液中:Al3+、Cl-、Na+、NO3-
D.25℃时,水电离出的c(H+)=1×l0l3mol/L的溶液中:K+、Ba2+、NO3、S2
【答案】B
【解析】
A.碘离子能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故错误;
B.四种离子和硫酸铁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
C.铝离子不能在中性溶液中存在,故错误;
D.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能氧化硫离子,故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故选B。
【题目】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加热.图是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上述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若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装置B的作用是 , 实验进行时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选“a”“b”或“c”)
a | b | c |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设计装置D、E 的目的是为了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 已知Br2 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I2难溶于水而易溶苯,且 I2 的苯溶液为紫红色.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 Cl2的氧化性大于 Br2 , 请写出D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 . 打开活塞,将 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 .
(5)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污染性的物质(Cl2、Br2 等),已知Cl2与NaOH反应时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 , 且 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若烧杯中装有500mL0.2mol/L 的NaOH溶液,则最多可吸收标况下的Cl2的体积为L(忽略Cl2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