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茂名一模,11)研究小组分别用锌片、铝片、Cu和稀硫酸进行原电池的相关的探究,所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 电极甲 | 电极乙 |
I | Zn | Cu |
II | Al | Cu |
A.实验I中,甲电极反应为:2H++2eˉ=H2↑
B.实验II中,H+向Al定向迁移
C.两组实验溶液的pH均增大
D.实验II中,电子由铜转移到锌
C
解析试题分析:实验I中锌比铜活泼,优先失去电子,则甲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ˉ=Zn2+,故A错误;实验II中铝比铜活泼,优先失去电子,则铝电极为负极,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故B错误;实验I和II中铜电极都是正极,正极反应式均为2H++2eˉ=H2↑,溶液中的氢离子被消耗,酸性减弱,因此两组实验溶液的pH均增大,故C正确;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则实验II中电子从铝转移到Cu,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涉及电极反应式、内外电路中离子、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或pH的变化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不能发生原电池反应 |
B.活性炭是阴极 |
C.总反应为:4Al+3O2 +6H2O → 4Al(OH)3 |
D.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活性炭、滤纸回到铝箔 |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D.AgCl是还原产物 |
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极 |
B.构成原电池时Cu极反应为: Cu﹣2e-=Cu2+ |
C.要使Fe极不被腐蚀,Cu片换Zn片或a接直流电源负极 |
D.a和b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片上有气体产生 |
用Pt做电极,电解含C(Cu2+): C(Na+): C(Cl-)=1:2:4的混合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阴、阳两极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是
A.阴极:2H++2e-=H2↑阳极:4OH-- 4e-=2H2O+O2↑ |
B.阴极:2H++2e-=H2↑阳极:2Cl--2e-=Cl2↑ |
C.阴极:Cu2++2e-=Cu阳极:4OH-- 4e-=2H2O+O2↑ |
D.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
C.上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
D.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
Cu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C.铜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eˉ= Cu+ |
D.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 |
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制取干电池中所需的MnO2和Zn,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时,MnO2作还原剂 | B.可用盐酸代替硫酸进行酸溶 |
C.原料硫酸可以循环使用 | D.在电解池的阴极处产生MnO2 |
近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