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 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体积/L 温度/℃ c(Y)/mol·L-1 | 1 L | 2 L | 4 L |
100℃ | 1.00 | 0.75 | 0.53 |
200℃ | 1.20 | 0.90 | 0.63 |
300℃ | 1.30 | 1.00 | 0.70 |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解析试题分析:A、在相同温度下,体积增大时,Y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m<n,错误;B、在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Y的物质的量浓度上升,平衡向右移动,所以为吸热反应,Q>0,错误;C、正确;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Y的物质的量浓度上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误。
考点: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 |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约为4 |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 Y(g) 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 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s) |
C.干冰的升华 |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
在水溶液中,重铬酸钾K2Cr2O7存在以下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溶液呈橙红色 |
B.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C.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浓硫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 |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
在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 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四种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丁 |
起始投料量 | 2 mol SO2+1 mol O2 | 1 mol SO2+0.5 mol O2 | 2 mol SO3 | 2 mol SO2+2 mol O2 |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 | a | b | c | d |
平衡时c(SO3) (mol·L-1) | e | f | g | h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e=g B.a>2b;e>2f C.a>d;e>h D.c+98.3e>196.6
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①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D.图④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
在一定温度下将各1mol CO和水蒸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
CO(g)+H2O(g) CO2(g)+ H2(g) 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A.等于0.6mol | B.等于1mol | C.大于0.6mol小于1mol | D.大于1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