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Cl-)=10-5 mol•L-1,AgNO3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已知Ksp(AgCl)=1.77×10-10,Ksp(AgI)=8.51×10-17,Ksp(Ag2CrO4)=1.12×10-12,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量不变 | |
B. |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 | |
C. | 向0.1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5滴0.1moL/L 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再滴加KI溶液,生成AgI沉淀,能够说明Ksp(AgI)<Ksp(AgCl) | |
D. | 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剂 |
分析 A、增大氯离子浓度会析出氯化银晶体;
B、到达终点是溶液中c(Cl-)=10-5 mol•L-1,所以银离子浓度是$\frac{1.77×1{0}^{-10}}{1{0}^{-5}}$=1.77×10-5mol/L,因此溶液中CrO42-的浓度$\frac{1.12×1{0}^{-12}}{(1.77×1{0}^{-5})^{2}}$=3.6×10-3 mol•L-1;
C、滴入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
D、首先生成的沉淀是碘化银,而不是氯化银.
解答 解:A、增大氯离子浓度会析出氯化银晶体,故A错误;
B、到达终点是溶液中c(Cl-)=10-5 mol•L-1,所以银离子浓度是$\frac{1.77×1{0}^{-10}}{1{0}^{-5}}$=1.77×10-5mol/L,因此溶液中CrO42-的浓度$\frac{1.12×1{0}^{-12}}{(1.77×1{0}^{-5})^{2}}$=3.6×10-3 mol•L-1,故B正确;
C、因为硝酸银是过量的,滴入碘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故C错误;
D、因为碘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小于氯化银的,首先生成的沉淀是碘化银,而不是氯化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以及沉淀的转化,沉淀向Ksp小的方向转化,本题难度不大,注意Ksp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关于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线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间是靠分子间作用力紧密结合的,所以它的强度一定小 | |
B. | 从实验测得的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含义不同 | |
C. | 硫化橡胶为体型网状结构 | |
D. | 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可带支链,也可不带支链 |
16.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PH3是非极性分子 | B. |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 ||
C. | PH3是强氧化剂 | D. | 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
13.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乙醇(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 | |
B. | 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 |
C. | 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
D. |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
B. |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 | |
C. | 进行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 | |
D. | 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
10.下列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 2,4-二乙基戊烷 | B. | 2,3,3-三甲基戊烷 | ||
C. | 2-甲基-3-丙基戊烷 | D. | 4-甲基-2-乙基已烷 |
14.下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K+、Na+、MnO4-、SO42- | B. | Al3+、Cl-、SO42-、AlO2- | ||
C. | Na+、Ba2+、Cl-、Br- | D. | Fe3+、NH4+、SCN-、HCO3- |
15.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 用半透膜可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NaCl | |
B. | 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毛线还是棉线 | |
C. | 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NaOH溶液(滴有酚酞)加入硬脂酸并加热 | |
D. | 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