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 。
(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并形成稳定的液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上下移
(4)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铁铝合金是一种新型高温结构材料。
(1)图9表示室温时不同组份的Fe3Al在65%浓HNO3 中的腐蚀情况。由图9可看出添加了 (填符号)元素的合金耐蚀性最差。
(2)高温条件下,Al和Fe2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反应可制
|
①小明同学提出如下方案:准确称取1.46g该合金粉末,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Si+2NaOH+H2O=Na2SiO3+2H2↑),充分反应后过滤,通过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及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可计算出此合金的组成。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小军同学认为该方案难以测定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操作不简便。于是他设计了第二种方案:准确称取1.46g该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定剩余固体质量0.07g。向滤液中滴加足量浓NaOH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得固体。再将所得固体充分加热、灼烧得红棕色粉末1.60g。试通过计算确定此合金的组成。
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往往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操作步骤:
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样品奶粉,移入干燥的烧杯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待冷却后移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②NH3的蒸馏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过定氮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使氨变成硫酸铵,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态,游离氨经硼酸吸收。
③氨的滴定: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由消耗的盐酸标准液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已知: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氯化钠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现配置1 L 0.2 mol·L-1 NaCl溶液,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1)计算并称量 | 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 g |
(2)溶解 | 为加速溶解,可进行的操作是 |
(3)转移![]() | 指出示意图中的两处错误: 错误1: 错误2: |
(4)洗涤 |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
(5)定容 | 若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后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Ca | B.C | C.Na | D.Al |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