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B、D同主族.己知D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常用的消毒剂,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 VIIA族
第三周期、第 VIIA族

(2)A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2H2O=2Na++2OH-+H2
2Na+2H2O=2Na++2OH-+H2

(3)写出C元素的单质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Cl2+Na2S=2NaCl+S↓
Cl2+Na2S=2NaCl+S↓

(4)BD2和C2均具有漂白性,二者的漂白原理
不同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5)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3H2+N2 2NH3△H=-92.4kJ?mol-1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 (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加压
加压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2-t3
t2-t3

②温度为T℃时,将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
a2
4
a2
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己知D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常用的消毒剂,即利用臭氧来作消毒剂,则D为氧元素;B、D同主族,则B为硫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则A为钠元素;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即C的非金属性比B的强,则C为氯元素;
(1)根据氯元素的质子数和电子排布来分析位置;
(2)根据钠与水的化学反应来分析离子方程式;
(3)根据氯气和硫的氧化性的强弱来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
(4)根据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性质来分析漂白性;
(5)①根据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结合图象来分析;
②利用N2的转化率结合三段法来计算平衡时的浓度,再利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
解答:解:由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己知D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常用的消毒剂,即利用臭氧来作消毒剂,则D为氧元素;B、D同主族,则B为硫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则A为钠元素;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即C的非金属性比B的强,则C为氯元素;
(1)因C为氯元素,其质子数为17,电子排布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即其位置为第三周期、第 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 VIIA族;   
(2)因A为钠元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3)因C元素的单质为氯气,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Na2S的溶液,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的,则发生反应为Cl2+Na2S=2NaCl+S↓,故答案为:Cl2+Na2S=2NaCl+S↓;    
(4)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的物质是化合生成暂时稳定的无色物质,而氯气漂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使有色的物质褪色,则原理不同,故答案为:不同;    
(5)①由图象可知,t1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则可能为加压或升温,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稳定,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符合,则应为加压;显然图象中的t3时为升高温度,t1时加压正向移动,氨气的含量增大,t3时为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含量降低,即t2-t3一段时间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故答案为:加压;t2-t3;    
②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
             3H2+N2 2NH3
开始(mol/L)4a  2a             0
转化         3a   a             2a
平衡         a    a            2a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
(2a)2
a3×a
=
4
a2
,故答案为:
4
a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的位置与结构来推断元素,并利用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综合性强,注重了高考的热点来考查学生,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