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F+的电子式:
B.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_{35}^{45}$Br
D.K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分析 A.H2F+为阳离子,所有原子都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B.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不是10,最外层为3个电子;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D.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为主.

解答 解:A.H2F+为阳离子,H、F原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
B.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3,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质量数为80,该核素正确的表示方法为:3580Br,故C错误;
D.碳酸钾水解实质为碳酸根离子水解,碳酸根离子的水解需要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CO32-+H2O?HCO3-+OH-,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元素符号、离子方程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入几滴浓HNO3,溶液的颜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快速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1)甲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的Fe2+的干扰造成的,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可以排除Fe2+的干扰,理由是体系中NO2逸出说明HNO3过量,不可能在溶液中残留有Fe2+
(2)乙同学认为红色消失,说明Fe(SCN)3被破坏,红棕色NO2说明了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可能是KSCN与HNO3作用.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根据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测SCN-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杂化.
(3)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实验方案1,往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溶液红色消失变为浅绿色,溶液温度升高;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非极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的离子方程式2SCN-+22NO3-+20H+=2SO42-+2CO2↑+22NO2↑+N2↑+10H2O.
(4)丙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可进一步探究,设计了方案2,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变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丙同学的设计意图是比较硫氰根离子与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5)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加入的氧化剂不能过量;
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Fe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