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氯化氢溶于水 | B. | 氯化铵受热分解 | C. | 干冰升华 | D. | 氯化钠熔化 |
分析 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中的化学键被破坏,熔化或溶解时若发生电离,则化学键也被破坏,原子晶体熔融时共价键断裂,以此来分析.
解答 解:A.氯化氢溶于水时H-Cl共价键被破坏,故A不选;
B.加热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中化学键一定被破坏,故B不选;
C.干冰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化学键没有变化,故C选;
D.加热氯化钠熔化,NaCl发生电离,离子键被破坏,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熟悉化学反应中、熔化、电离过程中的化学键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已知下列反应的焓变: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
(2)C(s)+O2(g)=CO2(g)△H2=-393.5KJ•mol-1
(3)H2(g)+$\frac{1}{2}$O2(g)=H2O(l)△H3=-285.8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 )
(1)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
(2)C(s)+O2(g)=CO2(g)△H2=-393.5KJ•mol-1
(3)H2(g)+$\frac{1}{2}$O2(g)=H2O(l)△H3=-285.8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 )
A. | -870.3KJ•mol-1 | B. | -571.6KJ•mol-1 | C. | +787.0KJ•mol-1 | D. | -488.3KJ•mol-1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 |
B. |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 |
C. | 用重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 |
D.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1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 | Pb+PbO2+2H2SO4$?_{充电}^{放电}$2PbSO4+2H2O | |
B. | 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 |
C. | Cl2+H2O?HCl+HClO | |
D. | 2NO2?N2O4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完的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 | |
B. |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 |
C. |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锌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生成氢气的量不变 | |
D. | 把煤粉碎后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
16.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_{17}^{35}$Cl与${\;}_{17}^{3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 |
B. | 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
C. | 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 |
D. |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20.已知R2+核外有X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这种元素所含的中子数是( )
A. | M-X-2 | B. | M-X+2 | C. | X-2 | D. | 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