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H=akJ•mol-1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时间/min n/mol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n(CH4) | 0.50 | 0.35 | 0.25 | 0.10 | 0.10 |
T2 | n(CH4) | 0.50 | 0.30 | 0.18 | … | 0.15 |
A. | 10min内,T1时CH4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2时小 | |
B. | T1<T2 | |
C. | 平衡常数:K(T1)<K(T2) | |
D. | a<0 |
分析 T1温度时,40min与50min时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40min时到达平衡,前10min内,反应未到达平衡,而T2温度下,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反应速率较快,故温度T2>T1,温度高先到达平衡,故T2温度下,50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大于T1温度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 解:A.T1温度时,40min与50min时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40min时到达平衡,前10min内,反应未到达平衡,而T2温度下,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反应速率较快,故A正确;
B.前10min内,反应未到达平衡,而T2温度下,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反应速率较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温度T1<T2,故B正确;
C.温度T2>T1,温度高先到达平衡,故T2温度下,50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大于T1温度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K(T1)>K(T2),故C错误;
D.由C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0,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判断温度高低,温度高先到达平衡,再根据平衡时甲烷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热效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铯碱性强于氢氧化钠 | |
B. | 碱金属单质从Li到Cs,熔点依次升高 | |
C. | 碱金属单质均为银白色,从Li到Cs,密度逐渐增大 | |
D. | 碱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从Li+到Cs+,氧化性依次增强 |
17.下列晶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
A. | H2O、CO2 | B. | MgF2、H2O2 | C. | NaOH、Ba(OH)2 | D. | NaCl、K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