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1)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请回答:温度低时溶液呈棕色,温度高时溶液呈紫色,因为温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弱.(2)在水晶的柱面上涂一层石蜡,用红热的针接触面中央,石蜡熔化后呈椭圆形;用玻璃代替水晶重复上述操作,熔化的石蜡则呈圆形.试用你所学过关于晶体性质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这是因为水晶是晶体,在导热性中体现了各向异性,即水晶柱面不同方向的导热性不同,故融化的石蜡呈椭圆形,而玻璃是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玻璃的各个方向的导热性都是相同的,故熔化的石蜡呈圆形.
分析 (1)温度较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影响溶解了的“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合程度;
(2)水晶是晶体,在导热性中体现了各向异性,玻璃是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
解答 解:(1)温度较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溶解了的“碘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合程度减小,则溶液颜色较深,反之较深,所以温度较高时,溶液颜色为紫色,温度较低时,溶液颜色为棕色,
故答案为:棕色;紫色;温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弱;
(2)水晶是晶体,在导热性中体现了各向异性,水晶柱面不同方向的导热性不同,故融化的石蜡呈椭圆形,而玻璃是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玻璃的各个方向的导热性都是相同的,故熔化的石蜡呈圆形.
故答案为:这是因为水晶是晶体,在导热性中体现了各向异性,即水晶柱面不同方向的导热性不同,故融化的石蜡呈椭圆形,而玻璃是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玻璃的各个方向的导热性都是相同的,故熔化的石蜡呈圆形.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晶体的类型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涉及氢键、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下列物质中能导电,且为电解质的是( )
A. | 酒精 | B. | K2SO4晶体 | C. | 熔融NaCl | D. | Cu |
14.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197kJ 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
SO2 | O2 | SO3 | ||
甲 | 2 | 1 | 0 | 放出热量:Q1 |
乙 | 1.8 | 0.9 | 0.2 | 放出热量:Q2 |
A. | 两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 |
B. | 达到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甲<乙 | |
C. | 197>Q1>Q2 | |
D. | 生成1molSO3(l)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8.5kJ |
8.在密闭体积不变的真空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已知25℃时,平衡气体总浓度为2.4×10-3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B. | 20℃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常数为2.048×10-9mol3•L-3 | |
C. | 恒温下压缩体积,NH3的体积分数不变 | |
D. | 再加入一定量氨基甲酸铵,可加快正反应反应速率 |
9.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曲线a为K,b为Na | |
B. | 稀盐酸一定不足量 | |
C. | 投入Na、K一定等质量 | |
D. | 投入Na的物质的量小于K的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