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曲线a为K,b为Na | |
B. | 稀盐酸一定不足量 | |
C. | 投入Na、K一定等质量 | |
D. | 投入Na的物质的量小于K的物质的量 |
分析 A、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反应速率大小,金属钾的活泼性大于钠;
B、钠、钾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
C、由图象分析知,两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根据氢气的量计算金属的量;
D、根据氢气的量计算金属的质量进行比较.
解答 解:A、因为钾的金属性大于钠,所以钾与酸反应速率大于钠与酸反应速率,即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钾需要的时间短,钠需要的时间长,所以曲线a为钾,b为钠,故A正确;
B、因为钠、钾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所以钠、钾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与稀盐酸是否足量无关,故B错误;
C、由图象知,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
2Na+2HCl=2NaCl+H2↑,
46g 1mol
2K+2HCl=2KCl+H2↑,
78g 1mol
通过方程式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不同,故C错误;
D、通过C选项知,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不同,需要钾的质量大于钠的,但物质的量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难度不大,解答本题时注意:钠、钾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如图是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C试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吸收Cl2和SO2,防止污染空气.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将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试管)里,观察溶液颜色是否为蓝色.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bd.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C试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吸收Cl2和SO2,防止污染空气.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将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试管)里,观察溶液颜色是否为蓝色.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资料1 |
| ||||||||||||
资料2 | 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Cu2S、CuS、Cu7S4中的一种或几种.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L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4.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
(1)下列元素分别是①Na(填元素符号,下同),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2)⑥元素的氢化物是(填电子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3)⑦元素与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NaC(填化学式),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⑤ | ⑥ | ||||||
3 | ① | ③ | ⑦ | ④ | ||||
4 | ② |
(1)下列元素分别是①Na(填元素符号,下同),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2)⑥元素的氢化物是(填电子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3)⑦元素与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NaC(填化学式),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
14.已知: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面图象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8×10-5 | Ka=3.0×10-8 | Ka1=4.1×10-7 Ka2=5.6×10-11 |
A. | 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 |
B. |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 |
C. | 图象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frac{c({R}^{-})}{c(HR)•c(O{H}^{-})}$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 |
D. | 图象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
1.某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25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已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min | n(CH3OH)/mol | n(CH3OCH3)/mo |
0 | 2.05 | 0 |
t1 | 0.6 | |
t2 | 0.05 |
A. | 反应在t2 min时v正≠v逆 | |
B. |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50 kJ | |
C. | 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CH3OH)=$\frac{0.6}{{t}_{1}}$mol•L-1•min-1 | |
D. | 若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frac{c(C{H}_{3}OC{H}_{3})}{c(C{H}_{3}OH)}$变大 |
18.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往往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份有机混合物让你进行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 | 分离、提纯→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 |
B. | 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 |
C. | 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 | |
D. | 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