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单质铁、砷及它们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超导体材料等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NH3是一种很好的配体,NH3的沸点______(填“>”“=”或“<”)AsH3。
(3)N原子核外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得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
(5)As的卤化物的熔点如下:
AsCl3 | AsBr3 | AsI3 | |
熔点/K | 256.8 | 304 | 413 |
表中卤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向FeCl3溶液中滴入EDTA试剂可得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所示,图中M代表Fe3+,则Fe3+与氮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Fe3+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7)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g·cm-3;晶胞中Fe2+位于S2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___nm。
【答案】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 7 哑铃形或纺锤形 配位键、氢键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物质,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熔点逐渐升高 配位键 6
【解析】
(1)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F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2)氨气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砷化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则氨气的沸点高于砷化氢,故答案为:>;
(3)原子核外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核外有多少电子就有多少种运动状态,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则有7种运动状态;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为2p轨道,p轨道的形状为哑铃形或纺锤形,故答案为:7;哑铃形或纺锤形;
(4)由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知,胆矾结构示意图中存在两种虚线,其中铜离子和氧原子间的虚线为配位键,氢原子和氧原子间的虚线为氢键,故答案为:配位键、氢键;
(5)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As的卤化物都是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则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熔点逐渐升高;
(6)由配合物A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中心离子Fe3+具有空轨道,EDTA分子中的N原子含有一对孤电子对,Fe3+与EDTA分子中的N原子可形成配位键;根据配合物结构可知,中心离子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配位键;6;
(7)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Fe2+离子的个数为12×+1=4,S22-离子的个数为8×+6×=4,晶胞的质量为g,体积为(a×10-7 cm)3,则晶胞的密度为g/cm3= g/cm3;晶胞中Fe2+位于S2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正八面体的边长为相邻两个面的面心的连线,连线之长为晶胞边长的,则正八面体的边长为,故答案为:;。
【题目】向10.00 mL 0.50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 序号 | c(CaCl2)(mol·L-1) | 滴加CaCl2溶液时的 实验现象 | 加热浑浊液时的 实验现象 |
① | 0.05 | 至1.32 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 有较多气泡生成 | |
② | 0.005 | 至15.60 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 有少量气泡生成 | |
③ | 0.0005 | 至20 mL未见浑浊 |
A.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c(Ca2+)·c(CO32)>Ksp(CaCO3)
B.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2HCO3-+Ca2+=CaCO3↓+H2CO3
C.加热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aCO3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O2
D.向上述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0.5 mol/LCaCl2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题目】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内容 | |
A | 鉴别乙醇与乙醛 | |
B | 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 | |
C | 说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
|
D | 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
A. AB. BC. C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