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短周期五种元素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B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数少 1 个;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为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D 原子核外所有 p 轨道为全充满或半充满;E 元素的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差为 4。
(1)写出 C 单质在 B 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题目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分析 C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轨道式违背了_______________原理(或规则)。
(3)用电子式表示 BA3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3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3Mg+N2Mg3N2 能量最低原理 sp3 三角锥
【解析】
短周期五种元素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A为H元素;B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数少 1 个,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B为N元素;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为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第三电离能剧增,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故C为Mg;D 原子核外所有 p 轨道为全充满或半充满,处于VA族,原子序数大于Mg,故D为P元素;E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E处于第ⅦA族,故E为Cl元素。
(1)C为Mg,C单质在N2单质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 。故答案为:3Mg+N2Mg3N2 ;
(2)某同学根据题目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分析 C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中3s能级未填充满,就填充能量更高的3p能级,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原理(或规则)。故答案为:能量最低原理;
(3)N最外层5个电子,与3个H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 NH3 的形成过程:。故答案为:;
(4)PCl3中心原子P原子成3个σ键,P原子价层电子对是为3+=4,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DE3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3,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故答案为:sp3;三角锥。
【题目】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对应曲线 | c(HCl) / mol·L-1 | 反应温度 / ℃ | 铁的状态 |
|
1 | a | 30 | 粉末状 | ||
2 | b | 30 | 粉末状 | ||
3 | c | 2.5 | 块状 | ||
4 | d | 2.5 | 30 | 块状 |
A. 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 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可能最大
C. 第2组实验中盐酸浓度可能等于2.5mol/L
D. 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题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备选药品:镁片、铝片、0.500 mol·L-1H2SO4、18.4 mol·L-1H2SO4。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 ②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于两支试管中; ③将镁片和铝片同时投入到试管中。 |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 反应速率越快 |
(1)甲同学用砂纸打磨镁片和铝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H2SO4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报告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二:实验室经常用Na2S2O3与H2SO4的反应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利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观察到锥形瓶底部有淡黄色浑浊。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min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并绘制出图像(如图2)。
0~20s内反应速率υ1=__________mL·s-1,80~100s内反应速率υ2=__________mL·s-1。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分析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