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E的外围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A与B、C、D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A、B、C、D元素形成的含氧酸根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是NO2 -或 NO3-;离子呈三角锥结构的是SO32-.(填化学式)
(4)将E单质的粉末加入BA3的浓溶液中,通入C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SO42-(填化学式),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共价键.

分析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为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为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氧,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3,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只能处于第四周期,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为Cu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为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为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氧,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3,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只能处于第四周期,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为Cu元素.
(1)B、C、D分别是N、O、S元素,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达到半充满的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减小,氧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所以N、O、S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Cu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其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N;
(2)A是H元素,和N、O、S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
故答案为:H2O2、N2H4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根是NO2 -或 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是SO32-
故答案为:NO2 -或 NO3-;SO32-
(4)将Cu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说明生成[Cu(NH3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故答案为: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该阴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应为SO42-
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为Cu2+,配位数是6,在八面体上下顶点上分子含有两个共价键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为H2O分子,有2个,正方形平面上四个顶点上分子含有3个共价键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NH3分子,有4个,铜离子与氨气分子、水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氨气分子内、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
故答案为:SO42-;配位键、共价键.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考查,涉及电离能、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结构、配合物等知识点,对于分子空间结构,采取逆向形式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增大题目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