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1万倍;N5可以做烈性炸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14C的质子数为14 | B. | N5N2互为同素异形体 | ||
C. | 金刚石和纳米管互为同位素 | D. | 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小 |
分析 A.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B.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D.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解答 解:A.碳的原子序数是6,所以14C的质子数为6,故A错误;
B.N5和N2是氮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N5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金刚石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2.24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3.36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2.7g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 |
B. |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 |
C. | 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乙炔 | |
D. | 混合气体一定是由烷烃和烯烃构成的混合物 |
11.已知在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R-X+R′OH$\stackrel{KOH/高温}{→}$R-O-R′+HX,则BrCH2CH2CH2OH可发生的反应有: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均可发生消去反应;⑤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 ①②③ | B. | ①④ | C. | ①④⑤ | D. | ②③④ |
8.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 | |
B.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在同一族 | |
C. | 短周期元素中可能有副族元素 | |
D. |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 |
15.羟基扁桃酸可由苯酚和乙醛酸通过一步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 |
B. | 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
C. | 乙醛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吸收峰 | |
D. | 羟基扁桃酸能发生消去反应 |
5.下表列出了A~R九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R单质分子的电子式.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填化学式),H、I、G三种元素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Cl(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的阳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K+>Na+>Mg2+.(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X的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ⅥⅠA | 0 |
2 | E | R | F | |||||
3 | A | C | D | H | I | G | ||
4 | B |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填化学式),H、I、G三种元素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Cl(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的阳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K+>Na+>Mg2+.(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X的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1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 H2SO4 | B. | CaCl2 | C. | NH4Cl | D. | Na2O2 |
10.某实验小组做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时,发现NaOH的用量对反应产物有影响,于是他们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均使用0.5mL 40%的乙醛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上表中a、b应为B(填字母序号).
A.15滴,1mL B.2mL,1mL
C.15滴,2mL D.2mL,2mL
(2)查阅资料可知,实验1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2CuSO4═Cu2(OH)2SO4↓+Na2SO4.基于实验1、2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NaOH用量较少时,乙醛未参与氧化反应,(或是含铜元素的化合物在发生变化).
(3)小组同学推测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其依据是依据现象提出依据:实验2中的黑色沉淀可能是CuO;实验4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Cu2O,所以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
依据理论提出依据:当NaOH用量逐渐增多时,产生的Cu(OH)2一部分受热分解生成黑色的CuO;另一部分被乙醛还原为Cu2O红色沉淀,所以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
(4)由实验4可以得出结论:当NaOH的用量较大时,新制氢氧化铜可以与乙醛发生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stackrel{△}{→}$CH3COONa+Cu2O↓+3H2O.
(5)为了进一步证明实验4中红色沉淀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可转化为Cu2+、Cu.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将实验4反应后的试管静置,用胶头滴管吸出上层清液.
ⅱ.向下层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加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有红色固体.
(6)小组同学继续查阅资料得知:Cu(OH)2可与OH-继续反应生成蓝紫色溶液([Cu(OH)4]2-),由此提出问题:[Cu(OH)4]2-能否与乙醛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实验步骤是将1mL2%CuSO4溶液与3mL(或>3mL)10%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或取实验5的蓝紫色溶液),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基于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获得结论:乙醛参与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时,需控制体系的pH>10.
编号 | 2%CuSO4溶液的体积 | 10%NaOH溶液的体积 | 振荡后 的现象 | pH | 加乙醛水浴加热后的沉淀颜色 |
1 | 2mL | 3滴 | 浅蓝绿色沉淀 | 5~6 | 浅蓝绿色沉淀 |
2 | a | 15滴 | 浅蓝色沉淀 | 7~8 | 黑色沉淀 |
3 | 1mL | 1mL | 蓝色悬浊沉淀较少 | 9~10 | 红褐色沉淀 |
4 | b | 2mL | 蓝色悬浊沉淀较多 | 11~12 | 红色沉淀 |
5 | 1mL | 3mL | 蓝紫色溶液 | 12~13 | ---- |
A.15滴,1mL B.2mL,1mL
C.15滴,2mL D.2mL,2mL
(2)查阅资料可知,实验1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2CuSO4═Cu2(OH)2SO4↓+Na2SO4.基于实验1、2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NaOH用量较少时,乙醛未参与氧化反应,(或是含铜元素的化合物在发生变化).
(3)小组同学推测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其依据是依据现象提出依据:实验2中的黑色沉淀可能是CuO;实验4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Cu2O,所以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
依据理论提出依据:当NaOH用量逐渐增多时,产生的Cu(OH)2一部分受热分解生成黑色的CuO;另一部分被乙醛还原为Cu2O红色沉淀,所以实验3中的红褐色沉淀,可能是CuO和Cu2O的混合物.
(4)由实验4可以得出结论:当NaOH的用量较大时,新制氢氧化铜可以与乙醛发生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stackrel{△}{→}$CH3COONa+Cu2O↓+3H2O.
(5)为了进一步证明实验4中红色沉淀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可转化为Cu2+、Cu.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将实验4反应后的试管静置,用胶头滴管吸出上层清液.
ⅱ.向下层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加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有红色固体.
(6)小组同学继续查阅资料得知:Cu(OH)2可与OH-继续反应生成蓝紫色溶液([Cu(OH)4]2-),由此提出问题:[Cu(OH)4]2-能否与乙醛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实验步骤是将1mL2%CuSO4溶液与3mL(或>3mL)10%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或取实验5的蓝紫色溶液),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水浴加热.基于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获得结论:乙醛参与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时,需控制体系的p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