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3H22NH3。2 min时测得剩余N2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 v(N2)=3 v(H2)B. v(H2)=0.75 mol·L-1·min-1
C. v(NH3)=0.5mol·L-1·min-1D. 再充入2 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N2+ 3H22NH3
c(起始) mol/L 1 5 0
c(变化) mol/L 0.5 1.5 1
c(2 min) mol/L 0.5 3.5 1
A. 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同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时,各物质速率之比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是相等的。则3v(N2)=v(H2),故A错误;
B. 由三段式可知,v(H2)==0.75 mol·L-1·min-1,故B正确;
C. 由三段式可知,v(NH3)==0.5mol·L-1·min-1,故C正确;
D. 再充入2 mol N2,N2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答案选A。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某溶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湿润的pH试纸测量任何溶液都会产误差 |
C | 将浓硫酸倒入蔗糖中搅拌蔗糖迅速变黑并伴有刺激性气味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D | 将乙烯和苯分别加入到溴水中,都能使溴水层褪色 | 乙烯和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装置 | 编号 | 电极A | 溶液B | 操作及现象 |
Ⅰ | Fe | pH=2的H2SO4 | 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 | |
Ⅱ | Cu | pH=2的H2SO4 | 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 |
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因素。
编号 | 溶液B | 操作及现象 |
Ⅲ | 经煮沸的pH=2的 H2SO4 | 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 |
Ⅳ | pH=2的H2SO4 |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 |
Ⅴ | pH=12的NaOH |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 |
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对O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