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I.已知碳酸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现用Na2CO3溶液和Li2SO4溶液制Li2CO3.(1)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32-)>c(OH-)>c(HCO3-)>c(H+).
(2)写出制备Li2CO3的化学方程式Na2CO3+Li2SO4=Li2CO3↓+Na2SO4 .
(3)获得Li2CO3的最佳方法是将反应后的物质b.
a.静置、过滤 b.加热后,趁热过滤 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Ⅱ.可逆反应①A(g)+2B(g)?2C(g) ②2E(g)?F(g)+G(g) 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可滑动、无摩擦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时有关物理量变化如图所示:
(4)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5)达到平衡I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为20:23.
(6)平衡I和平衡II中,E的体积分数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无法确定”).
(7)达平衡 I时,计算A的转化率$\frac{15}{23}$(用分数表示).
分析 I.(1)Na2CO3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
(2)用Na2CO3溶液和Li2SO4溶液制Li2CO3,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锂为沉淀,还是生成硫酸钠;
(3)碳酸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应将反应后的物质加热后趁热过滤;
Ⅱ.(4)右室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平衡(I)、平衡(Ⅱ)左右两室的温度、压强相同,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图可知,平衡(I)降低温度达新平衡平衡(Ⅱ),隔板由2.7处移至2.5处,左室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5)右室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温度恒定,则达到平衡I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6)降低温度,右室的平衡一定移动,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E的含量一定变化;
(7)右室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为2mol,左右两室的压强、温度相等,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平衡(I)中左室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令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amol,利用差量法计算a的值,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A的转化率.
解答 解:I.(1)Na2CO3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Na+)>c(CO32-),c(OH-)>c(H+),c(OH-)>c(HCO3-),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远远小于碳酸根水解程度,碱性条件下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很小,溶液中c(HCO3-)>c(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O32-)>c(OH-)>c(HCO3-)>c(H+),
故答案为:c(Na+)>c(CO32-)>c(OH-)>c(HCO3-)>c(H+);
(2)用Na2CO3溶液和Li2SO4溶液制Li2CO3,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锂为沉淀,还是生成硫酸钠,该反应方程式为:Na2CO3+Li2SO4=Li2CO3↓+Na2SO4 ,
故答案为:Na2CO3+Li2SO4=Li2CO3↓+Na2SO4 ;
(3)碳酸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应将反应后的物质加热后趁热过滤,故选:b;
Ⅱ.(4)右室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平衡(I)、平衡(Ⅱ)左右两室的温度、压强相同,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图可知,平衡(I)降低温度达新平衡平衡(Ⅱ),隔板由2.7处移至2.5处,左室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故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5)右室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温度恒定,则达到平衡I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即压强之比为2:(5-2.7)=20:23,
故答案为:20:23;
(6)降低温度,右室的平衡一定移动,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E的含量一定变化,平衡(I)和平衡(Ⅱ)中,E的体积分数一定不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
(7)右室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为2mol,左右两室的压强、温度相等,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I)中左室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frac{2.7}{2.3}$×2mol=$\frac{54}{23}$mol,令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
A(g)+2B(g)?2C(g) 物质的量减少△n
1 1
amol 3mol-$\frac{54}{23}$mol=$\frac{15}{23}$mol
解得a=$\frac{15}{23}$
所以A的转化率为$\frac{\frac{15}{23}mol}{1mol}$=$\frac{15}{23}$,
故答案为:$\frac{15}{23}$.
点评 本题属于拼合型题目,涉及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常用化学用语书写、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计算等,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Ⅱ中清楚左右两室的温度、压强相同,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
A. | 常温下,含1 mol Fe的铁片与过量浓HNO3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 NA个 | |
B. | 19.2 g铜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NO的体积为4.48 L | |
C. | 标准状况下,33.6 L SO3含有9.03×1023个SO3分子 | |
D. | 在46 gNO2和N2O4的混合物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个 |
已知:①Li2O•Al2O3•4SiO2+H2SO4(浓)$\frac{\underline{\;250-300℃\;}}{\;}$Li2SO4+Al2O3•4SiO2•H2O↓
②不同温度下Li2CO3和Li2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T/℃ | 20 | 40 | 60 | 80 |
S(Li2CO3)/g | 1.33 | 1.17 | 1.01 | 0.85 |
S(Li2SO4)/g | 34.2 | 32.8 | 31.9 | 30.7 |
(2)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失.
(3)工业上用电解法将Li2CO3粗品制成高纯Li2CO3,其中向电解后所得的纯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可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LiOH+NH4HCO3=Li2CO3↓+NH3+2H2O.
A. | 5.6 g铁粉在0.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 NA | |
B. | 1 2.5 mL1 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 |
C. | 7.8 gNa2S和Na2O2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 NA | |
D. | 0.5 mol氧单质含有NA个O2 |
A. | 甲烷与乙烷体积比是1:4 | B. | 丙炔与乙炔体积比是1:4 | ||
C. | 乙烯与丁烷体积比是1:4 | D. | 乙烯与丁烯体积比是1:4 |
A. |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 |
B. | 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经外电路流向Zn极 | |
C. | 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 |
D. | Zn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 |
A.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 | |
B. | 第IA族元素均为碱金属元素 | |
C.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ⅡA族 | |
D.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Ⅷ族 |
A. | 所加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1}{V}mol•{L}^{-1}$ | |
B. | a的数值为62.65 | |
C. | 常温下,AgCl,AgI,AgS在水中溶解能力依次减小 | |
D. | 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生成 |
阳离子 | K+ Na+ NH+4 Fe2+ Ba2+ Cu2+ |
阴离子 | OH- I- NO3- AlO2- HCO3- HSO4- |
②A、B溶液混合后加热能产生气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NH4++Ba2++2OH-$\frac{\underline{\;\;△\;\;}}{\;}$BaSO4↓+NH3↑+2H2O.
(2)若A的水溶液为浅绿色,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后溶液变黄,但A、B的水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则
①A为FeI2;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I仅有I-被氧化成I2使溶液呈黄色ⅡI-、Fe2+均被氧化使溶液呈黄色;
③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取少量变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变红则Ⅱ合理,否则Ⅰ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