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物质结构知识,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苏丹红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常被一些企业非法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等的染色剂,严 重危害人们健康。苏丹红常见有Ⅰ、Ⅱ、Ⅲ、Ⅳ4 种类型,苏丹红Ⅰ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苏丹红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有人把羟基取代在对位形成如图所示的结构:

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会_____(增大减小”),原因是_____

(2)已知 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 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 AgNO3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原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的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由 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3)如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第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Ⅶ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_____;表示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_____;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ABC曲线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 苏丹Ⅰ已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已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TiCl(H2O)5]Cl2·H2O 离子键、配位键 B D 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 水、氨气、HF分子之间均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解析】

(1)因为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本题答案是:增大;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2)Ti3+的配位数均为6,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有氯离子在配合物的外界,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可以知道紫色品体中含3个氯离子,绿色晶体中含2个氯离子,即绿色晶体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氯原子形成化学键有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因此,本题答案是:[TiCl(H2O)5]Cl2·H2O;离子键、配位键;

(3)第二周期中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水为液态,其它为气体,故水的沸点最高,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B曲线为VII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HF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均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甲烷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同主族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故D曲线表示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水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因此,本题答案是:BD;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水、氨气、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MnO2FeCl3·6H2O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FeCl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熔点306℃,沸点315℃。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1

按上图所示,加热AMnO2FeCl3·6H2O混合物

①试管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BKI-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 2

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KSCN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问题讨论

(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和实验2产生的白雾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小液滴。

(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2中黄色气体使KI-淀粉溶液变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

(4)为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学习小组将实验1中试管B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发现B中溶液呈橙色,经检验无Fe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Cl2。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也可能是酸性条件下,I被空气氧化所致,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排除O2的干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