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Ⅰ.硫和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引发的是___________。
A.全球变暖 B.酸雨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D.白色污染
(2)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常用石灰石脱硫,其产物可以做建筑材料。
已知:CaCO3(s)= CO2(g)+CaO(s) △H=+178.2kJ/mol
SO2(g)+CaO(s)= CaSO3(s) △H=-402kJ/mol
2CaSO3(s)+O2(g )= 2CaSO4(s) △H=-234.2kJ/mol
写出石灰石脱硫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包含NO2和NO,有人提出用活性炭对NOx进行吸附,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a:C(s)+2NO(g)N2(g)+CO2(g) △H=-34.0kJ/mol
反应b:2C(s)+2NO2(g)N2(g)+2CO2(g) △H=-64.2kJ/mol
(3)对于反应a,在T1℃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当升高反应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某实验室模拟反应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2气体,维持温度为T2℃,如图为不同压强下反应b经过相同时间NO2的转化率随着压强变化的示意图。请从动力学角度分析,1050kPa前,反应b中NO2转化率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在1100kPa时,N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5)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T2℃、1.1×106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计算表达式表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答案】B 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 △H=-681.8kJ/mol 0.042mol/(Lmin) 减小 BC 1050kPa前反应未达平衡状态,随着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NO转化率提高 50% 或
【解析】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2)利用盖斯定律计算(①+②)×2+③,整理可得到石灰石脱硫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C(s)+2NO(g)N2(g)+CO2(g) △H=-34.0kJ/mol,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依据平衡常数计算K,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减小溶液体积后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
(4)1050kPa前,反应b中NO2转化率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原因,1050KPa前反应未达平衡状态,随着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在1100kPa时二氧化氮转化率40%,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
(5)在T2℃、在1100kPa时二氧化氮转化率40%,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设通入二氧化氮2mol,2C(s)+2NO2(g)N2(g)+2CO2(g)
起始量 2 0 0
变化量2×40%=0.80.4 0.8
平衡量1.2 0.4 0.8
Kp=计算。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A.全球变暖是二氧化碳,A错误;
B.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引发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B正确;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是磷元素过量排放,C错误;
D.白色污染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制品造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已知:①CaCO3(s)=CO2(g)+CaO(s)△H=+178.2kJ/mol
②SO2(g)+CaO(s)═CaSO3(s)△H=-402kJ/mol
③2CaSO3(s)+O2(g)═2CaSO4(s)△H=-234.2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将 (①+②)×2+③,整理可得:得到石灰石脱硫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 △H=-681.8kJ/mol;
(3)①C(s)+2NO(g)N2(g)+CO2(g) △H=-34.0kJ/mol,图表数据得到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0.042mol/(Lmin),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C(s)+2NO(g)N2(g)+CO2(g),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依据平衡常数计算K=
=
,平衡常数会随温度变化,而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减小容器体积后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炭是固体物质,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平衡不移动,A错误;
B.通入一定量的NO,新平衡状态下物质平衡浓度增大,B正确;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C正确;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C;
(4) 1050KPa前反应未达平衡状态,增大压强,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NO转化率提高,在1100kPa时二氧化氮转化率40%,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设通入二氧化氮2mol,
2C(s)+2NO2(g)N2(g)+2CO2(g)
起始量 2 0 0
变化量2×40%=0.80.4 0.8
平衡量1.2 0.4 0.8
NO2的体积分数=×100%=50%;
(5)在1100kPa时二氧化氮转化率40%,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设通入二氧化氮mol,
2C(s)+2NO2(g)N2(g)+2CO2(g)
起始量1 0 0
变化量1×40%=0.40.2 0.4
平衡量0.6 0.20.4
气体总物质的量=1.2mol, Kp==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