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氯化亚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易水解,以低品位铜矿砂(主要成分CuS)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的路线如下:(1)酸溶1步骤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
(2)除锰步骤Mn2+转化成MnCO3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NH3=MnCO3↓+Mn2++NH4+.溶液中CuSO4转变为Cu(NH3)4CO3留在溶液中;
(3)蒸氨步骤会得到CuO固体,该步骤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减压有利于气体的逸出;
(4)合成步骤加入Na2SO3的速率不宜过快,否则会产生SO2气体,除可能与酸溶液时硫酸过量有关,还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有酸生成;
(5)有工艺将合成步骤的NaCl与Na2SO3换为NH4Cl 和(NH4)2SO3,则可获得一种可用作氮肥的副产品,其化学式为(NH4)2SO4或NH4HSO4;
(6)洗涤步骤先用盐酸洗,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分析 酸溶1步骤中加入硫酸、MnO2得到S,除锰步骤Mn2+转化成MnCO3沉淀,可知二氧化锰将CuS中-2价的S氧化为硫单质,溶液中CuSO4转变为[Cu(NH3)4]CO3留在溶液中,蒸氨步骤中[Cu(NH3)4]CO3发生分解反应得到CuO固体、氨气与二氧化碳,再用硫酸溶解CuO得到CuSO4,与氯化钠、亚硫酸钠反应得到CuCl与硫酸钠,发生反应:2Cu2++2Cl-+SO32-+H2O=2CuCl↓+SO42-+2H+,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滤液中含有硫酸钠、硫酸.洗涤时,应避免CuCl溶解损失,根据溶解平衡,可以先用盐酸洗涤.
解答 解:酸溶1步骤中加入硫酸、MnO2得到S,除锰步骤Mn2+转化成MnCO3沉淀,可知二氧化锰将CuS中-2价的S氧化为硫单质,溶液中CuSO4转变为[Cu(NH3)4]CO3留在溶液中,蒸氨步骤中[Cu(NH3)4]CO3发生分解反应得到CuO固体、氨气与二氧化碳,再用硫酸溶解CuO得到CuSO4,与氯化钠、亚硫酸钠反应得到CuCl与硫酸钠,发生反应:2Cu2++2Cl-+SO32-+H2O=2CuCl↓+SO42-+2H+,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滤液中含有硫酸钠、硫酸.洗涤时,应避免CuCl溶解损失,根据溶解平衡,可以先用盐酸洗涤.
(1)根据除锰过程知,酸溶1步骤中加入MnO2,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所以二氧化锰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答案为:作氧化剂;
(2)用碳酸氢铵、氨气除Mn2+转化成MnCO3沉淀,同时生成铵根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NH3=MnCO3↓+NH4+,
故答案为:Mn2++HCO3-+NH3=MnCO3↓+Mn2++NH4+;
(3)蒸氨步骤会得到CuO固体,发生反应:[Cu(NH3)4]CO3$\frac{\underline{\;\;△\;\;}}{\;}$CuO+NH3↑+CO2↑,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则减压有利于气体的逸出,所以该步骤在减压条件下进行,
故答案为:减压有利于气体的逸出;
(4)合成步骤发生反应:发生反应:2Cu2++2Cl-+SO32-+H2O=2CuCl↓+SO42-+2H+,可能与酸溶液时硫酸过量有关,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反应有酸生成;
(5)将合成步骤的NaCl与Na2SO3换为NH4Cl 和(NH4)2SO3,滤液中含有硫酸铵、硫酸,可获得一种可用作氮肥的副产品,可能为:(NH4)2SO4,NH4HSO4等,
故答案为:(NH4)2SO4或NH4HSO4等;
(6)洗涤时,可以先用盐酸洗涤,防止CuCl溶解而损失,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故答案为:盐酸.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对工艺流程分析评价、条件的控制、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A. | 稀硝酸与CuO反应 | B. | 稀硝酸与NaOH 溶液反应 | ||
C. | 浓硝酸与灼热的碳反应 | D. | 浓硝酸与铜反应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
④溴化氢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A. | 只有②③④ | B. | 只有④ | C. | 只有③④ | D. | 全部 |
A. | 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 NA | |
B. | 0.1mol Fe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常温常压下,44g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 NA | |
D. |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NA |
A. | 2,3-二甲基丁烷 | B. | 2-二甲基戊烷 | ||
C. | 3,3-二甲基丁烷 | D. | 3-甲基-2-乙基己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