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铝均可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的NO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3)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和E都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请写出D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8Al+3NO+ 5OH- +2 H2O8AlO+3NH3↑ 1:1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根据铝元素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判断,溶液A中应该含有Al3+,溶液B含有,又气体D和A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气体D为NH3,NH3催化氧化为C气体NO,NO和O2转化为E气体NO2,NO2和水转化为FHNO3,HNO3和NH3反应生成NH4NO3是盐,据此分析进行解题。
(1)写出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反应生成了和NH3,故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配平,不难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为8Al+3NO+ 5OH- +2 H2O8AlO+3NH3↑,故答案为:8Al+3NO+ 5OH- +2 H2O8AlO+3NH3↑;
(2)题干信息可知,在酸性条件下,NO被还原成了NO,Al被氧化为Al3+,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故被还原的NO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故答案为:1:1。
(3)根据分析可知C为NO、E为NO2,在催化剂存在下,D为NH3可以将C和E都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故DNH3和C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题目】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I.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 C(s)+O2(g) = CO2(g) △H1 = 393.5kJ·mol1
2C(s)+O2(g) = 2CO(g) △H2 = 221.0 kJ·mol1
N2(g)+O2(g) = 2NO(g) △H 3 =+180.5 kJ·mol1
CO和NO两种尾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CO和NO的催化反应,用气体传感器测得在某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______)4mol·L1) | 10.0 | 4.50 | 2.50 | 1.50 | 1.00 | 1.00 |
c(CO)/(______)3mol·L1) | 3.60 | 3.05 | 2.85 | 2.75 | 2.70 | 2.70 |
① 前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 =______mol·L1·s1。
② 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A表示L一定时,NO(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 ·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填“>”、“
②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k正︰k逆 =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II. 有人利用反应C(s)+2NO(g) N2(g)+CO2(g) ΔH = 34.0 kJ·mol1,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现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经相同时间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高转化率对应温度为450℃。低于450℃时,NO的转化率是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1)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______种元素,______种核素,H、H、H互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称煤炭是“工业的粮食”,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重要化工原料,如焦炭,它是煤的______ (填“蒸馏”或“干馏”)产物,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 (填出一种用途);以煤为原料可以制得水煤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表列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Al | B | Be | C | Cl | X | Li |
电负性 | 1.5 | 2.0 | 1.5 | 2.5 | 3.0 | 4.0 | 1.0 |
元素 | Mg | N | Y | O | P | S | Si |
电负性 | 1.2 | 3.0 | 0.9 | 3.5 | 2.1 | 2.5 | 1.8 |
①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知元素的电负性越大,____________(填“金属性”或“非金属性”)越强。
②推测Y 为______(填元素符号),用电子式表示X元素与Y元素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