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BC2分子的电子式;
(3)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丙的钠盐溶液呈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
(5)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
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 , 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 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划线的字.
①;
②;
③ .
【答案】
(1)第2周期IVA族
(2)
(3)Cl2+H2O?H++Cl﹣+HClO
(4)碱;ClO﹣+H2O HClO+OH﹣
(5)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 , 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解析】解: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由信息②可知,甲为水、乙为甲烷、丙为次氯酸,再根据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可得,A为Cl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氢元素.(1)碳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2周期IVA族,所以答案是:第2周期IVA族;(2)CO2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所以答案是: ;(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与HCl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所以答案是:Cl2+H2OH++Cl﹣+HClO;(4)因为溶液中ClO﹣水解:ClO﹣+H2O HClO+OH﹣ , 使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NaClO溶液显碱性,所以答案是:碱;ClO﹣+H2O HClO+OH﹣;(5)丁有H、O两种元素构成,且为18电子分子,则丁为H2O2 . ①H2O2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 , 所以答案是: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②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所以答案是: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③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 , 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所以答案是: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 , 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 验 | 现 象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 有氢氧化铁胶体产生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滴落下来 |
C |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立刻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D |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 |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