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除去时,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使用的试剂 | 主要操作 |
A | 乙醇(水) | 金属钠 | 过滤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振荡、分液 |
C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D | 乙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乙醇和水与钠都反应;
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
C.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引入新杂质;
D.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
解答 解:A.乙醇和水与钠都反应,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为便于分离,可在蒸馏时加入适量碱石灰,故A错误;
B.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故B正确;
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引入新杂质,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C错误;
D.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综合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贴近高考,难度适中,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一定温度下(T1<T2),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
CO | H2 | CH3OH(g) | ||
Ⅰ | T1 | 0.2 | 0.4 | 0.18 |
Ⅱ | T1 | 0.4 | 0.8 | |
Ⅲ | T2 | 0.2 | 0.4 | 0.16 |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 | 达平衡时,容器Ⅰ中CH3OH(g)的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大 | |
C. | 采取加压、增大c(H2)、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 |
D. |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O 0.2 mol、H2 0.2 mol、CH3OH(g)0.5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4.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的是( )
①HCl ②NH3 ③Cl2 ④H2 ⑤SO2?⑥HI.
①HCl ②NH3 ③Cl2 ④H2 ⑤SO2?⑥HI.
A. | ①②⑥ | B. | ②⑤⑥ | C. | ①⑥ | D. | ②⑥ |
1.${\;}_{27}^{60}$Co是γ放射源,${\;}_{27}^{60}$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_{27}^{60}$Co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质量数是27 | B. | 质子数是60 | C. | 中子数是27 | D. | 质子数是27 |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 在某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待冷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已发生水解 | |
B. | 把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入硝酸银溶液来验证R-X是否为碘代烷 | |
C. | 在三颈烧瓶中先加入少量铁粉,再加入5mL苯和1mL液溴的混合物,待充分反应后可制得少量溴苯 | |
D. | 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可制得乙烯 |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乙酸的最简式:CH2O | B. | Cl-的结构示意图: | ||
C. | 甲醛的电子式: | D. |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
14.将0.1mol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3.36L(标况)CO2和3.6g水,对于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甲烷 | B. | 一定有乙烯 | C. | 一定没有甲烷 | D. | 可能含有乙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