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煤的干馏 | B. | 钢铁生锈 | C. | 干冰升华 | D. | 食物腐败 |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钢铁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经过一系列反应后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判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类比推理的方法是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几种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H2SO4为强酸,推出HClO4为强酸 | |
B. | 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 •2FeCl3,推出Fe3I8可以改写为FeI2 •2FeI3 | |
C. | NH3的沸点高于PH3,推出CH4沸点高于SiH4 | |
D. | CO2 通入Ba(NO3)2 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2通入Ba(NO3)2 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
4.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
(2)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
(3)实验内容: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
④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
⑤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1)实验目的:验证Na、Mg、Al、S、Cl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的规律.
(2)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填序号) | 实验现象 (填序号)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1.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选 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浓溴水 | 生成白色沉淀 |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
B |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产生红色沉淀 |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
C |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用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生成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
D | 将溴水加入苯中并充分振荡 | 溴水褪色 | 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8.烧杯中盛有100mL 0.1mol/L的NaHSO4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烧杯中某些物质(或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a表示Ba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
B. | 曲线c表示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
C. | 加入Ba(OH)2溶液5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 | |
D. | 加入Ba(OH)2溶液大于50mL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
18.将一定量的A、B物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2C(g),3min后测得C浓度为0.6mol•L-1,则此时间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 | 0.2mol•(L•s)-1 | B. | 0.2mol•(L•min)-1 | C. | 0.6mol•(L•min)-1 | D. | 0.3mol•(L•min)-1 |
5.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的离子半径小于Y的离子半径 | |
B.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 |
C. | 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 |
D. | 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
2.实验室用Fe2+的废酸液(pH为1.7)制取氧化铁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中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分液漏斗、烧杯 | |
B. | 步骤②中搅拌操作可加快散热,减少FeCl3水解 | |
C. | 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X为浓盐酸 | |
D. | 步骤⑤中操作a为过滤、洗涤、干燥 |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图为碱式滴定管,可盛装NaOH、KMnO4等溶液,不可盛装酸性液体 | |
B. |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A(g)+B(g)═2C(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C. | 图中如果a是铁,b是碳,c是氯化铜溶液,则电流计指针偏转,且a变粗,b变细 | |
D. | 图表示25℃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向100 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mL 0.01mol•L-1的Na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