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①高锰酸钾热分解 2KMnO4K2MnO4+MnO2+ O2↑
②硝酸铵热分解 2NH4NO3 4H2O+2N2↑+ O2↑
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2H2O2 2H2O +O2↑
④二氧化氮热分解 2NO2 2NO+ O2↑
A.只有① | B.①和② | C.①和③ | D.①③④ |
C
解析试题分析:①高锰酸钾热分解气体产物只有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②硝酸铵热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不能得到纯净的氧气,不适合;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产物只有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④二氧化氮热分解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氧气,二者在常温下又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得不到氧气,不适合,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气的制备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注意制备气体时要尽可能的纯净。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A.H | B.O | C.NO | D.NO |
利用以下装置能实现预想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实验目的 |
A | 浓氨水 | NaOH | 饱和食盐水 | 制取并收集氨气 |
B | 浓盐酸 | MnO2 | 饱和食盐水 | 制取并收集氯气 |
C | 稀硝酸 | Cu | 水 | 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 |
D | 稀硝酸 | Zn | 水 | 制取并收集氢气 |
下图所示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浓硝酸 |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C.氯酸钾和MnO2 | D.碳酸钙和稀盐酸 |
下图所示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溶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
A.SO2和H2SO4(浓) |
B.SO2和饱和NaHCO3 |
C.Cl2和NaHSO3 |
D.NO2和KOH |
硫酸、盐酸和硝酸并称为工业上的“三大酸”,实验室中也常用三大酸制取某些气体,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加热装置、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部分物质完成相关实验。
序号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甲 | 浓硫酸 | Na2SO3 | ① | ② |
乙 | 浓硝酸 | Cu | ③ | NaOH |
丙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1)表格中①②③三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乙中生成气体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将浓硝酸改为稀硝酸,即可以利用本套装置制取NO气体,该同学的设计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已知实验丙中生成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 MnCl2+ Cl2↑+2H2O,在该反应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下)氯气,被氧化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MnO4-+ ____ H+ + ____ Cl- ____ Mn2+ + ____ Cl2↑+ ____ _________
纳米氧化镁具有特殊的热、光、电、力学和化学等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图是利用海水制盐的副产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流程图。
(1)操作I包括蒸发结晶、____________。
(2)操作I后得到的母液中镁离子浓度为1.8×10-3 mol·L-1,要使镁离子产生沉淀,溶液的pH最低应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Mg(OH)2]= 1.8×10-11)
(3)反应I中CO(NH2)2与H2O反应生成CO2和NH3·H2O,还发生另一主要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小组研究反应I在378K~398K时的反应时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等因素对制备纳米氧化镁产率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 T/K | 反应 时间/h |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 n[CO(NH2)2]∶n[MgCl2?6H2O] | 实验目的 |
① | 378 | 3 | 3∶1 | (I)实验①和③探究探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II)实验②和④探究 ; (III)实验②和 探究反应时间对产 率的影响。 |
② | 378 | 4 | 4∶1 | |
③ | 378 | 3 | | |
④ | 398 | 4 | 4∶1 |
(5)下图为反应的温度对纳米MgO产率的影响。请归纳出温度对纳米MgO产率的影响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