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
(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NH3·BF3中,________原子提供孤对电子,________原子接受电子。
(3)写出NH3·BF3的电子式并用“→”标出配位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形成配位键的一方能够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具有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 氮 硼
【解析】(1). 微粒间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另一方是具有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故答案为:形成配位键的一方能够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具有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
(2). 在NH3·BF3中,B原子是提供空轨道的原子、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B. N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氮;硼;
(3). 在NH3·BF3中,B原子是提供空轨道的原子、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B. N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N→B,故结构式为:。
【题目】判断含氧酸酸性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如下表所示:
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
次氯酸 | 磷酸 | 硫酸 | 高氯酸 | |
含氧酸 | Cl—OH | |||
非羟基氧原子数 | 0 | 1 | 2 | 3 |
酸性 | 弱酸 | 中强酸 | 强酸 | 最强酸 |
(1)亚磷酸H3PO3和亚砷酸H3AsO3分子式相似,但它们的酸性强弱相差很大,H3PO3是中强酸,H3AsO3既有弱酸性又有弱碱性。由此可知它们的结构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H3PO3和H3AsO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在H3PO3和H3AsO3中分别加入浓盐酸,分析反应情况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实验I | 试剂 | 现象 | |
滴管 | 试管 | ||
2mL | 1 mol·L-1FeSO4溶液(pH=4) | 1 mol·L-1 NaNO2溶液(pH=8) | a.滴入1滴FeSO4溶液,溶液变黄色,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
1 mol·L-1NaNO3溶液(加NaOH溶液至pH=8) | b.持续滴加Fe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Fe(NO)]2+Fe2++NO。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图。证实了Fe2+被NO2-氧化为Fe3+。装置左侧烧杯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①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实验Ⅰ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ⅰ | 取1 mol·L-1的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 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
ⅱ | 取1 mol·L-1的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ⅲ | 分别取0.5 mL 1 mol·L-1的NaNO3溶液与1 mol·L-1的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 mL浓硫酸 | 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
①ⅰ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NO =[Fe(NO)]2+。
②ⅲ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题目】铅精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铅,其主要成分为PbS。
I.火法炼铅将铅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PbO和SO2。
(1)用铅精矿火法炼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法炼铅的废气中含低浓度SO2,可将废气通入过量氨水中进行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湿法炼铅在制备金属铅的同时,还可制得硫磺,相对于火法炼铅更为环保。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g) | 1.00 | 1.42 | 1.94 | 2.88 | 3.20 |
②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存在平衡:PbCl2(aq)+2Cl-(aq)PbCl42-(aq)
(3)浸取液中FeCl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溶液3和滤液2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的两个极室中,可制取金属铅并使浸取液中的FeCl3再生。
①溶液3应置于_______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中。
②简述滤液2电解后再生为FeCl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铅精矿的质量为a g,铅浸出率为b ,当电解池中通过c mol电子时,金属铅全部析出,铅精矿中PbS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