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有甲、乙两位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设计了由铜和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
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04
②将铜加到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硫酸铜,即由Cu→CuO→CuSO4,试回答:
(1)写出方案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理?②合理.(答编号),理由是无污染性气体生成,原料消耗少.
(2)实验室采用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制取硫酸铜时,会有气体产生,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若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如果不从气体颜色上去判断,到底是SO2还是Cl2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应怎样操作才能做出判断:对褪色的溶液加热,若恢复红色则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若加热不能恢复溶液颜色,证明为氯气导致的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和氯气(Cl2)分别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否相同不同.

分析 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红褪色,且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
②由Cu→CuO→CuSO4,不生成有害气体,且消耗酸少,以此来解答.
(1)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过程中生成污染性气体,方案②无污染性气体生成,原料消耗少;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观察到品红褪色,若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色红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解答 解:(1)因①生成有害气体,②中不生成有害气体,且消耗酸少,故答案为:②;无污染物产生,节约原料;
(2)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制取硫酸铜时,会有气体二氧化硫产生,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观察到品红褪色,若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如果不从气体颜色上去判断,可以通过漂白性的可逆性分析设计,对褪色的溶液加热,若恢复红色则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若加热不能恢复溶液颜色,证明为氯气导致的品红溶液褪色,若二氧化硫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色红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若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二氧化硫和氯气(Cl2)分别通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看到的现象不相同,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对褪色的溶液加热,若恢复红色则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若加热不能恢复溶液颜色,证明为氯气导致的品红溶液褪色;不同.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硫酸铜制备的考查,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只使品红溶液褪色,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1)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g)+6H2O(l)=4NH3(g)+3O2(g).若已知:
N2(g)+3H2(g)=2NH3(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则:2N2(g)+6H2O(l)=4NH3(g)+3O2(g)的△H=(2a-3b)kJ/mol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1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①该反应在T1温度下5.0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8mol/(L.min),;
②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平衡常数关系K1>K2(填“>”,“<”或“=”);
③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9.9×10-7
(3)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Ka(HX)>Ka(CH3COOH)(填“>、<或=”).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10-6-10-8)mol•L-1(填精确值).
(5)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