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图1:已知:
主反应 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 (s)△H<0
副反应 2H2O2=2H2O+O2↑
滴定反应 6KMnO4+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15O2↑+34H2O 50°C时2Na2CO3•3H2O2(s) 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
(2)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冷水浴和磁力搅拌;缓慢滴加H2O2溶液.
(3)在滤液X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或无水乙醇,均可析出过碳酸钠,原因是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步骤③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减少损耗.
(5)下列物质中,加入到过碳酸钠溶液中,不会产生大量气体的是CD.
A.MnO2 B.FeCl3 C.Na2SO3 D.NaOH E HCl
(6)准确称取0.2000g 过碳酸钠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蒸馏水溶解,再加50mL 2.0mol•L-1 H2SO4,用2.000×10-2 mol•L-1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25.50%.
分析 双氧水和碳酸钠混合控制温度发生反应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s),静置过滤得到固体2Na2CO3•3H2O2,将固体洗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2Na2CO3•3H2O2.
(1)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导致压强改变,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出;
(2)反应温度较低,控制温度可迁移苯与硝酸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可以搅拌冷却;让反应速率减小,缓慢滴加H2O2溶液;
(3)溶液X中含有溶解的过碳酸钠,钠离子浓度越大,过碳酸钠的溶解度越小;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
(4)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水和乙醇互溶;
(5)过碳酸钠可以看作Na2CO3和H2O2的混合物,MnO2、FeCl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Na2SO3有还原性,能被过碳酸钠氧化,但无气体放出,氯化氢能和碳酸钠反应,只有氢氧化钠不反应;
(6)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H2O2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副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有气体生成导致压强增大,如不及时平衡压强,容易产生实验事故,所以支管有平衡压强的作用,保证液体顺利流出,
故答案为:平衡压强;
(2)反应温度较低,控制温度可迁移苯与硝酸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即水浴法;搅拌也可以控制温度,所以还可用磁力搅拌的方法;让反应速率减小控制温度,所以可用缓慢滴加H2O2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冷水浴;磁力搅拌;缓慢滴加H2O2溶液;
(3)加入氯化钠固体,钠离子浓度增大,降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可以析出过碳酸钠,加入有机物乙醇,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降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可以析出过碳酸钠,
故答案为:降低产品的溶解度(盐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4)无水乙醇能和水互溶,且极易挥发,所以选用无水乙醇洗涤,所以其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减少损耗,
故答案为:洗去水份,利于干燥,减少损耗;
(5)过碳酸钠可以看作Na2CO3和H2O2的混合物,MnO2、FeCl3能作双氧水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Na2SO3有还原性,能被过碳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气体放出,氯化氢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只有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加入到过碳酸钠溶液中,不会产生大量气体的是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CD;
(6)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g.
根据方程式 6KMnO4+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15O2↑+34H2O
找出KMnO4、2Na2CO3•3H2O2、H2O2的关系式
KMnO4--2Na2CO3•3H2O2--15H2O2
6mol 15×34g
0.030L×2.000×10-2 mol•L-1 x
x=0.051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frac{0.051g}{0.2g}$×100%=25.50%
故答案为:25.50%.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分析、计算及知识迁移、基本操作能力,依据题干信息将过碳酸钠看作Na2CO3和H2O2的混合物是解答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A. | 上述反应的△H<0 | B. | 压强P1<P2<P3<P4 | ||
C. | 11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 | D. | 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v(逆) |
A. | 8mol | B. | 4mol | C. | 2mol | D. | 6mol |
A. | 装置①依据两容器内气体颜色变化,判断反应2NO2(g)?N2O4(g)平衡移动的方向 | |
B. | 装置②依据反应后U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 |
C. | 装置③测定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 |
D. | 装置④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加持仪器略去) |
A. | 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有甜味 | |
B. | 因为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6H10H5)n,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 | 两者都能水解为葡萄糖 | |
D. | 两者都是人类的营养食物 |
A. | 3 H2(g)+N2(g)?2NH3(g) | B. | H2(g)+I2(g)?2 H I(g) | C. | 2SO2(g)+O2(g)?2SO3(g) | D. | C(s)+CO2(g)?2C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