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写到: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惟乌柏树不畏其气青矾则是绿矾,强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7H2O→Fe2O3+SO3+SO2+7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其最高能级上电子云形状是___________,上述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从结构的角度解释Fe3+稳定性强于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氧、硫能形成许多化合物,如:H2OSO2SO3SO42,这些物质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的是___________,空间构型是V形的分子是___________,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

(3)已知Fe2O3熔点为1565℃,在熔化状态下液体中存在两种粒子,则其晶体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若FeOFe2O3晶体类型相同,则二者熔点较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铁的某种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实心球为铁原子)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氧、铁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O pmrFe pm,晶体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用含π的式子表示)

【答案】3s23p4 纺锤形 Fe<H<S<O Fe33d能级为3d5,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 SO2SO3 H2OSO2 SO3 离子晶体 Fe2O3 FeO

【解析】

(1)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写出,半充满或全充满比较稳定;

(2) ABm型杂化类型的判断;中心原子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原子成键电子数±加减电荷数),通过n就可知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析构型;

(3)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

(1) 硫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价电子有6个,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能级最高的轨道为p轨道,为纺锤形,四种元素分别为FeHSO,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得到其电负性排序为Fe<H<S<OFe33d能级为3d5,处于半满状态,而Fe23d能级为3d6,答案为3s23p4 纺锤形 Fe<H<S<O Fe33d能级为3d5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

(2) H2OO原子杂化轨道数,为sp3SO2中的S原子杂化轨道数,为sp2杂化,SO3中的S原子杂化轨道数,为sp2杂化,SO42中的S原子杂化轨道数,为sp3杂化,为sp2SO2SO3,其中V

形的分子有H2OSO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析构型H2O价层电子对个数,为V形分子,同理SO2V形分子,SO3为平面三角形分子,SO42为正四面体构型,SO3为平面三角形分子,非极性分子。答案为SO2SO3 H2OSO2 SO3

(3) 离子晶体在高温下会发生电离,产生阴阳离子,其晶体类型最可能是离子晶体;Fe2O3Fe3+所带电荷较高,离子键较强,熔点高;答案为离子晶体 Fe2O3

(4) 从晶胞可以看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所以化学式为FeO, 空间利用率=元素所占的体积/晶胞的体积,晶胞中有4O原子和4Fe原子,则原子的所占的体积为,根据,求出体积,,利用率为,答案Fe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将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甲烷化是改善燃气质量、改善燃气热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某密闭容器中,进行生物质气甲烷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CO(g)+3H2(g)CH4(g)+H2O(g) △H1

②CO2(g)+4H2(g)CH4(g)+2H2O(g) △H2=165.1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1=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高温低温”)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

(2)在合成气投料比保持恒定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温度为T1,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CO(g)+3H2(g)CH4(g)+H2O(g),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kc(CO)c3(H2),逆反应速率为v=kc(CH4)·c(H2O)kk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在第I个容器中,3min反应达到平衡时,CH4CO的体积分数相同,则氢气的速率v(H2)=_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1.5k,则T2>T1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H2的体积分数小于25%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与容器I中的总压强之比小于19︰20

D.达平衡时,容器Ⅱ中α(CO)大于容器I中α(CO)

(4)甲烷可作燃料电池的原料,若电解质为盐酸,当外电路转移16mol电子时(不考虑电子的损失),将负极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到2L1.5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二甲醚制备两种方法原理如下

第一种方法:丹麦Topspe工艺的合成气一步法,是专门针对天然气原料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①2CH4(g)+O2(g)CH3OCH3(g)+H2O(g) △H1

第二种方法:二甲醚生产二步法,即先合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下制二甲醚。

②CO(g)+2H2(g)CH3OH(g) △H2

③2CH3OH(g)CH3OCH3 (g)+H2O(g) △H3

(1)若由合成气(COH2)直接制备 1molCH3OCH3(g),且生成H2O(1),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244kJ,则△H2=___________kJ·mol1(已知:H2O(1)=H2O(g) △H=+44.0 kJ/mol)

(2)下列有关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ν正减少、ν逆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当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d.当达到平衡时2v(O2)=v(CH4)

e.向该恒容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ν正、ν逆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3)有人模拟制备原理,绘制如图甲图像:

i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若在350℃时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6molH28min达到平衡,c(CH3OCH3)=0.3mol·L1,用H2表示反应的速率是___________;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___

iv.350℃时测得容器中n(CH3OH)=n(CH3OCH3),此时反应③v()___________ν(),说明原因_________

(4)光能储存一般是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或化学能进行储存,利用太阳光、CO2H2O生成二甲醚的光能储存装置如图乙所示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是作为电池壳体的金属锌,正极是被二氧化锰和碳粉包围的石墨电极,电解质是氯化锌和氯化铵的糊状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 MnOOH。废旧电池中的ZnMn元素的回收,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 回收锌元素,制备ZnCl2

步骤一:向除去壳体及石墨电极的黑色糊状物中加水,搅拌,充分溶解,经过滤分离得固体和滤液。

步骤二:处理滤液,得到ZnCl2·xH2O晶体。

步骤三:将SOCl2ZnCl2·xH2O晶体混合制取无水ZnCl2

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的装置如下:

(已知: SOCl2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剂,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与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

1)写出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 h → h →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 回收锰元素,制备MnO2

3)洗涤步骤一得到的固体,判断固体洗涤干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后的固体经初步蒸干后进行灼烧,灼烧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纯度的测定

称取1.40g灼烧后的产品,加入2.68g草酸钠(Na2C2O4)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所得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从中取出20.00mL,用0.0200mol/L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滴定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7.30mL

5)写出MnO2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灼烧不充分,滴定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