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E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
(2)B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3)DCA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根据对角线规则,Be与E性质相似,写出Be与DC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说明非金属元素X比元素Y(X、Y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②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③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④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⑤电负性:X>Y
⑴(1分) 1s22s22p6(1分) 1s22s22p4(1分) (1分)
(2)B(NH3)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1分);1分);SP3(1分) ;三角锥形(1分)
(3)OH-+Al(OH)3=AlO2-+2H2O(2分)
(4)Be+2OH-=BeO22-+H2↑(2分)
(5)①④⑤(2分)
解析试题分析: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是水和双氧水,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则A是H元素,C是O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是Al元素。又因为B、C同周期,A、D同主族,故D为钠元素。(1)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为双氧水,E离子为Al3+,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为氧元素,D为钠元素。(2)因为氨分子之间含有氢键,氨含有3个σ键,一对孤对电子,故为sp3杂化。三角锥形。(3)DCA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即为NaOH与Al(OH)3的反应。离子反应方程为OH-+Al(OH)3=AlO2-+2H2O。(4)根据Be与E性质相似,故与Al的性质相似,即具有两性,故离子反应方式为Be+2OH-=BeO22-+H2↑(5)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根据以下几点:①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条件简单、现象明显),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相互间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 ④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⑤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单质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故选 ①④⑤。
考点:电子式、离子反应方程式、元素周期律、VSEPR模型等。
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继续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能量称第二电离能。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同一主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是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发现有一些反常,第一电离能 IIA>IIIA,VA>VIA: 如I1(铍)>I1(硼),2号大于1号,I1(氮)>I1(氧),5号大于4号。可能原因是 。(3)已知2号的I1=738KJ/mol, 则它的I2 738KJ/mol, I3 3×738KJ/mol;(填>、<、=)(4)已知5号和6号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2.1和3.0,则4号元素的电负性可能为( )
A.3.5 | B.1.8 | C.2.5 | D.4.0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某化合物由①、④、⑧三种元素组成,它有强氧化性,是很好的漂白剂、杀菌剂,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Ⅰ.下列可作为比较② 和③ 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含量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的酸性 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
Ⅱ.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③ 的非金属性强于② 的原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③ 大于② ,原子半径③ ②,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③ ②,得电子能力③ 大于② 。
(5)⑥的氧化物与③的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W | X | Y | Z |
结构或性质 | 最高价氧化物是温室气体,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 | 氧化物是常见的两性化合物 |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零 |
(1)Z的氧化物其主要用途为 。在自然界中是 的主要成分。
(2)①下列可作为比较X和W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含量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的酸性 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
②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X的非金属性强于W的原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X大于W,原子半径X W,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X W,得电子能力X大于W 。
(3)Y的氧化物与X的最高氧化物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2 | | | | E | H | F | I | |
3 | A | C | D | | | | G | R |
4 | B | | | | | | | |
(1)十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I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_色。
(4)G的单质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A和F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CO2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短周期元素A、B、C、D、E、F的信息如下:
元素 | 有关信息 |
A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能与其气态氢化物(乙)反应生成盐 |
B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C | M层上有3个电子 |
D | 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
E | 其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
F |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B的最高价氧化物
②用C单质做成的槽车,都可用来运输甲的浓溶液
③ C和铜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C电极被还原
④ D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可用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
⑤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是控制和治理BO2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⑥ DF的电子式为H∶Cl∶
(3)将E的常见氧化物(该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由CuSO4和NaCl混合的浓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进行元素质量分数分析,可知其中含Cl:35.7%,Cu:64.3%,则该氧化物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 。
A.漂白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4)请用化学方法加以验证(3)中的氧化物,简要写出实验方法、试剂及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