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已知 A、B、C、D、E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 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元素 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D 的单质是金属,它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A、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元素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是两性化合物
C.元素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碱
D.化合物 AE 与 CE 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分析 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处于I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则C为Na元素;元素D的单质是金属,它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原子序数大于钠,故D为Mg;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A的原子序数小于碳元素,则A为H元素,E的原子序数大于Mg元素,E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处于I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则C为Na元素;元素D的单质是金属,它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原子序数大于钠,故D为Mg;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A的原子序数小于碳元素,则A为H元素,E的原子序数大于Mg元素,E为Cl元素.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烃类物质,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体、固体,如烷烃中C原子数少于4个为气体,随碳原子个数增多,为液体、固体,故A错误;
B.元素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镁,不是两性化合物,故B正确;
C.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故C错误;
D.化合物AE为HCl,含共价键,CE为NaCl,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元素的性质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实验小组测定某肥料中的总氮含量(以氮的质量分数表示),实验装置如图(图中加热及夹持仪器略去).称取1.200g样品,通过化学方法将肥料中的氮转化成铵盐(除样品外,所加试剂均不含氮元素),然后在碱性溶液中蒸馏氨,用25.00mL浓度为0.5000mol•L-1硫酸溶液充分吸收,再用浓度为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反应的硫酸.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
10.005.22
26.0011.18
312.0017.20
(1)写出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2)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之间的导管a的作用是保证烧瓶和漏斗内压强恒定,有利于漏斗中的液体滴入锥形瓶中,b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中的溶液倒吸.
(3)在滴定过程中,以下操作会使所测总氮含量偏小的是(填序号)BD.
A.锥形瓶水洗后未烘干                   B.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有漏水现象
C.滴定过程中有少量溶液从锥形瓶中溅出   D.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没有了
(4)若实验操作均正确,但测定结果偏低,可能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仍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未被锥形瓶中的硫酸吸收.
(5)利用题目中所给数据计算肥料中总氮含量为28.6%(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