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三种元素相互之间可以形成1:1型的化合物M、N、R,常温下M、N为固体,R为液体.M、N遇到水都能产生气体,而且产生的气体相互可以化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中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三种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D、M、N投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相同
分析: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最小,只能属于第一周期,且能和其它元素化合,属于X是H元素;
三种元素相互之间可以形成1:1型的化合物M、N、R,常温下M、N为固体,R为液体,则R是H2O2,所以Y是O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则Z属于第三周期,Z能和H元素形成1:1型固体,和O元素能形成1:1型固体,且M、N遇到水都能产生气体,而且产生的气体相互可以化合,则Z是Na元素.
A.同种非金属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
C.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根据M、N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判断.
解答:解: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最小,只能属于第一周期,且能和其它元素化合,属于X是H元素;
三种元素相互之间可以形成1:1型的化合物M、N、R,常温下M、N为固体,R为液体,则R是H2O2,所以Y是O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则Z属于第三周期,Z能和H元素形成1:1型固体,和O元素能形成1:1型固体,且M、N遇到水都能产生气体,而且产生的气体相互可以化合,则Z是Na元素.
A.H2O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氧元素和氧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
B.Y是O元素,所以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故B错误;
C.NaH和Na2O2都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M、N分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2Na2O2+2H2O=4NaOH+O2↑,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题眼是“R常温下是液体且是1:1型”,再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W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Y与X相邻,Y与Z也相邻;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3的整数倍;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试回答下列各题:
(1)由W、X、Z三种元素可组成A、B、C三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中A和B是日常生活中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且A与B能够反应生成C,试写出C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CH2CH3
CH3COOCH2CH3

(2)由W、X、Y、Z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其浓溶液可与其中第四种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C+4HNO3(浓)
  △  
.
 
CO2↑+4NO2↑+2H2O

(3)XW4是一种重要能源物质,如图是1.01×105Pa下,1mol XW4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l)△H=-(b-a)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b-a)kJ?mol-1

(4)向50mL 4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4.48L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标准状况),反应后溶液呈
碱性
碱性
,填(“中性”、“酸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CO3-+H2O?H2CO3+OH-
HCO3-+H2O?H2CO3+OH-

(5)W、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无机盐,其组成可表示为W4Y2Z3,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O3-)>c(NH4+)>c(H+)>c(OH-
c(NO3-)>c(NH4+)>c(H+)>c(OH-
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ⅥA族
第三周期ⅥA族
;B元素的名称为

(2)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
;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A、C
A、C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2+H2S=S↓+2H2O
H2O2+H2S=S↓+2H2O

(4)A的单质与X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
氧气
氧气
(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
H2-2e-+2OH-═2H2O

(5)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km/h行驶了40km.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低经济的制氢方法是
(填写编号)
①电解水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            ③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氢气的液化、氢气的安全储存等
氢气的液化、氢气的安全储存等
.(写出其中的一个)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