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如图是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d为负极,电池工作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 | |
B. | c为锌片,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42-向c极移动 | |
C. |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 | |
D. |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的pH基本不变 |
分析 根据图象知,c是负极、d是正极,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c是Zn、d是Cu,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据图象知,c是负极、d是正极,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c是Zn、d是Cu,负极反应式为 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A.d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为锌片,放电时,硫酸根离子向负极c移动,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d上反应式为2H++2e-=H2↑,所以d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故C正确;
D.放电时,正极d上反应式为2H++2e-=H2↑,所以溶液中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对电流方向与电极正负极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餐具使用的不锈钢是合金 | B. | 富含淀粉的食物可用碘水来检验 | ||
C. | 汽油和花生油均属于酯类 | D. |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
9.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互为同系物 | |
B. | 常温下,1mol羟基扁桃酸只能与1molBr2反应 | |
C. | 此反应为加成反应,羟基扁桃酸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
D. | 乙醛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1个吸收峰 |
6.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B与D同主族,C+与B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能形成一种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A和C形成一种化合物CA,则CA属于离子化合物 | |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D)>r(C)>r(B)>r(A) | |
C. | 由于化合物A2B形成氢键,所以热稳定性:A2B>A2D | |
D. | 元素C的单质是一种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 |
13.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起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在这国内地大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有关$\underset{131}{53}$I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31是这种碘-131的质量数 | B. | $\underset{131}{53}$I与$\underset{127}{53}$I互为同位素 | ||
C. | 碘-131的中子数为53 | D. | 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 |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向Ca(ClO)2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 |
B. | 醋酸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 |
C.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 | |
D. | 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
1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或目的 |
A | 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溶液呈红色 | 红砖中含有氧化铁 |
B | 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 黑色固体中没有Fe3O4 |
C |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H2SO4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
D |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 原溶液中含有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4.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尿素、纯碱、铵态氮肥以及硝酸,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是工业制备硝酸的重要原料,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N2 (g)+3H2 (g)?2NH3 (g)△H1
②4NH3(g)+5O2 (g)═4NO(g)+6H2O(l)△H2
③N2 (g)+O2 (g)═2NO (g)△H
能否应用△H1和△H2表示△H?若能用△H1和△H2表示△H,则写出△H=无;若不能,说明理由:不能,缺少氢气的燃烧热.
(2)在相同的温度下,容积相等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编号分别为a和b)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发生下列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
实验测得反应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反应a和反应b的氢气转化率相同
②利用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反应b的平衡常数
③利用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反应b放出的能量E
④平衡时a、b两个反应的氨气体积分数为1:1
(3)温度为400℃、压强为30Mpa的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发生氢气与氮气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氨气的物质的量[n(NH3)]和氢气的物质的量[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正反应速率最大的点是a(选填a、b、c、d中的一个或几个),氮气的物质的量[n(N2)]相等的两点是cd(选填a、b、c、d中的两个);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改为600℃,在上图中画出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氨气的变化曲线.
(4)工业合成氨用煤制备原料气氢气时,往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实际工业生成中可利用二氧化碳联合生产二甲醚(CH3OCH3),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设备中发生反应:
2CO2(g)+6H2(g)$\stackrel{催化剂}{?}$CH3OCH3(g)+3H2O(g)△H<0
两个密闭恒容容器中在温度均为T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个容器中有关数据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
容器I中的反应是(选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在温度为T时的平衡常数K=1.0.表格内的空格处v(正)与v(逆)的大小关系是v(正)<v(逆).
(1)氨气是工业制备硝酸的重要原料,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N2 (g)+3H2 (g)?2NH3 (g)△H1
②4NH3(g)+5O2 (g)═4NO(g)+6H2O(l)△H2
③N2 (g)+O2 (g)═2NO (g)△H
能否应用△H1和△H2表示△H?若能用△H1和△H2表示△H,则写出△H=无;若不能,说明理由:不能,缺少氢气的燃烧热.
(2)在相同的温度下,容积相等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编号分别为a和b)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发生下列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
实验测得反应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及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反应 | ||
N2 | H2 | NH3 | ||
a | 1 | 3 | 0 | 23.1 |
b | 2 | 6 | 0 | 未知(用E表示) |
①反应a和反应b的氢气转化率相同
②利用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反应b的平衡常数
③利用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反应b放出的能量E
④平衡时a、b两个反应的氨气体积分数为1:1
(3)温度为400℃、压强为30Mpa的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发生氢气与氮气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氨气的物质的量[n(NH3)]和氢气的物质的量[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正反应速率最大的点是a(选填a、b、c、d中的一个或几个),氮气的物质的量[n(N2)]相等的两点是cd(选填a、b、c、d中的两个);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改为600℃,在上图中画出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氨气的变化曲线.
(4)工业合成氨用煤制备原料气氢气时,往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实际工业生成中可利用二氧化碳联合生产二甲醚(CH3OCH3),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设备中发生反应:
2CO2(g)+6H2(g)$\stackrel{催化剂}{?}$CH3OCH3(g)+3H2O(g)△H<0
两个密闭恒容容器中在温度均为T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个容器中有关数据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
容器 | c(CO2) /mol•L-1 | c(H2) /mol•L-1 | c(CH3OCH3) /mol•L-1 | c(H2O) /mol•L-1 | v (正)和v (逆)比较 |
容器I | 1.0×10-2 | 1.0×10-2 | 1.0×10-4 | 1.0×10-4 | v (正)=v (逆) |
容器II | 2.0×10-2 | 1.0×10-2 | 1.0×10-4 | 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