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O+7O26CO2+3H2O

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还原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分子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

A. 根据图知,反应物是C6H6O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6H6O+7O26CO2+3H2O,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中BM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体现较强的还原性,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判断消耗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过氧根离子生成氧离子得到3个电子、BMO+1个电子,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5.5℃,易水解。已知:AgNO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 +HNO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l2和NO制备Cl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Cl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实验室可用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实验室也可用 B 装置制备 NO , X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ClNO 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 HCl。

①设计实验证明 HNO2是弱酸:_____________。(仅提供的试剂:1 molL-1盐酸、 1 molL-1HNO2溶液、 NaNO2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ClNO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m g 溶于水,配制成250 mL 溶液;取出25.00 mL样品溶于锥形瓶中,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已知: 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 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Ⅰ”“Ⅱ”或“Ⅲ”)

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量变化情况,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在甲中进行)。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