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不溶于水的混合物A45g,它是由一种二价阳离子和两种二价阴离子组成的两种盐。将A加入足量B溶液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是组成A的一种盐;在A和B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残渣过滤、洗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比A增重1.6g。求A的组成及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BaSO3、BaSO4,二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本题主要考查将酸、碱、盐等化学知识按其内在逻辑进行归纳的思维能力。从题设条件看,首先判断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为SO2,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混合物A中的两种物质均不溶于水,当将其加入B中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由此可断定,B为强酸溶液,而气体是SO2。SO2通入C中,可以产生白色沉淀,C一定是碱溶液。又因为A和B反应后,残渣经过滤、洗净、烘干、称量,增重1.6g,所以B必为H2SO4,而A中则一定存在不溶于水和H2SO4的BaSO4,C一定是Ba(OH)2溶液。设混合物中BaSO4和Ba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BaSO3   ~   BaSO4   Δm
1mol                  16g
xmol                  1.6g
x=0.1mol。
0.1mol×217g·mol-1+y×233g·mol-1=45g,y=0.1mol。
==1∶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重庆开县的天然气矿“井喷”事故对人畜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主要原因是喷发出的天然气中含有浓度较大的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其毒性原理为阻断机体细胞的内呼吸导致全身缺氧。由于中枢系统对缺氧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其爆炸极限为4.3%~45.5%,着火点为29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
针对这次“井喷”事故,有专家提出如下现场处理措施:
(一)在井架入口、井架上、钻台边上、循环系统等处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可向1方向疏散。
(二)在含硫钻井地区的生产班当班人员每人配一套空气呼吸器2,另配一定数量的公用呼吸器,并做到人人会用、会维护、会检查。
(三)加强对钻井液中硫化氢浓度的测量,充分发挥除硫剂和除气器的功能,保持钻井液中硫化氢含量在15mg﹒m-3以下。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安全临界浓度3时,工作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派专人监护现场。
(四)钻井队在现场条件下不能实施井控作业,决定放喷时,放出天然气烧掉4
放喷点火应派专人进行……
(1)如果你负责疏散群众,那么,受灾人员的疏散方向时
A.顺风向       B.逆风向       C.地势高的方向       D.地势低的方向
(2)空气呼吸器中可盛放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碱石灰        C.氯化钠         D.氨水
(3)检测人员从现场取出500mL,含H2S 0.01mol,则此时工作人员
A.可安全生产                     B.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C.迅速离开现场                   D.无法确定
(4)①点燃天然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②点燃天然气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此法并不能完全消除环境污染,为什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