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0。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N2和0.3 mol H2,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从初始到平衡的过程中,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使用催化剂
(2)800 K时向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3 mol H2,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温度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温度体积不变,丙容器是绝热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①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________K乙________K丙(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甲________c(N2)乙,c(N2)乙________c(N2)丙(填“>”“<”或“=”)。
③对甲、乙、丙三容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甲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乙中充入稀有气体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D.向丙容器中充入氨气,正向速率减小,逆向速率增大
【答案】(1)0.008 mol·L-1·min-1;e、b
(2)①=;>
②>;<
③A 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像可知,②在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氮气的浓度变化为0.04mol/L,根据方程式或知,氨气的浓度变化了0.08mol/L,根据v= 可知v(NH3)==0.008molL-1min-1,根据图象可知②到达平衡的时间比①短,到达平衡时N2的浓度与①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故②与①相比加了催化剂,故选e,①和③比较可知,③的速率比①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高,即平衡逆向移动,故③升减小了压强,故选b,
故答案为:0.008molL-1min-1;e、b;
(2)①甲乙容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丙容器绝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K甲=K乙>K丙。
故答案为:=,>;
②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故容器体积减小,氮气的浓度增大;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减小;丙容器绝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故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甲>c(N2)乙<c(N2)丙。
故答案为:>,<;
③A.密度=m/V,总质量一定,甲容器为恒压装置,当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气体总量不再发生变化,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乙为恒容装置,在乙中充入稀有气体He,反应物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丙容器绝热,故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向丙容器中充入氨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1)图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
(2)图Ⅱ实验的实验现象如下表,请完成相应实验现象的解释。
实验现象 | 解释原因 |
Cu片上产生了大量气泡 | |
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无明显变化 |
(3)若将图中的Cu片替换为Fe片,则Fe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题目】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表中所示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 mL 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 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 mL 5% H2O2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④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⑤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 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