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关于喷泉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若X是HCl,Y中是滴有石蕊的水,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用电离方程式说明喷泉红色的原因HCl=H++Cl-,产生喷泉的原因为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若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下列组合中所给X气体和Y溶液,其中能形成白色喷泉的是
A.氯化氢和酚酞试液 B.氯化氢和石蕊试液 C.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D.氯化氢和硝酸银溶液
(2)图2喷泉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酒精,锥形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是
AA.浓硫酸 B.食盐 C.硫酸铜 D.硝酸钾
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分析 (1)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圆底烧瓶中;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产生红色的喷泉现象;
喷泉实验的关键是瓶干燥;装置气密性良好;收集的气体纯净、足量,否则不会产生喷泉实验或者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
当气体能与液体反应时,造成烧瓶内部压强变小,导致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依据溶液中所含物质判断喷泉的颜色;
(2)锥形瓶内装有酒精,易挥发,要形成喷泉,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所加物质应放出大量的热,以此解答.

解答 解:(1)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
喷泉产生原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圆底烧瓶中;
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中氯化氢电离产生氢离子,电离方程式:HCl=H++Cl-,显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产生红色的喷泉现象;
若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
A.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但是氯化氢为酸性气体,遇到酚酞不变色,所以不能产生白色沉淀,故A不选;
B.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但是氯化氢为酸性气体,遇到石蕊变红色,能够形成红色喷泉,不能产生白色沉淀,故B不选;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C不选;
D.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会产生白色喷泉实验,故D选;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HCl=H++Cl-;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D;
(2)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形成喷泉,而其它物质都不能达到溶于水而放出大量的热的目的,故选A;
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A;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点评 本题以气体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了喷泉实验,明确喷泉实验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