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关于喷泉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若X是HCl,Y中是滴有石蕊的水,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用电离方程式说明喷泉红色的原因HCl=H++Cl-,产生喷泉的原因为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若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下列组合中所给X气体和Y溶液,其中能形成白色喷泉的是
A.氯化氢和酚酞试液 B.氯化氢和石蕊试液 C.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D.氯化氢和硝酸银溶液
(2)图2喷泉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酒精,锥形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是
AA.浓硫酸 B.食盐 C.硫酸铜 D.硝酸钾
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分析 (1)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圆底烧瓶中;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产生红色的喷泉现象;
喷泉实验的关键是瓶干燥;装置气密性良好;收集的气体纯净、足量,否则不会产生喷泉实验或者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
当气体能与液体反应时,造成烧瓶内部压强变小,导致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依据溶液中所含物质判断喷泉的颜色;
(2)锥形瓶内装有酒精,易挥发,要形成喷泉,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所加物质应放出大量的热,以此解答.
解答 解:(1)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
喷泉产生原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圆底烧瓶中;
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中氯化氢电离产生氢离子,电离方程式:HCl=H++Cl-,显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产生红色的喷泉现象;
若喷泉停止后,液体没有充满烧瓶,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
A.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但是氯化氢为酸性气体,遇到酚酞不变色,所以不能产生白色沉淀,故A不选;
B.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但是氯化氢为酸性气体,遇到石蕊变红色,能够形成红色喷泉,不能产生白色沉淀,故B不选;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C不选;
D.氯化氢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会产生白色喷泉实验,故D选;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将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HCl=H++Cl-;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收集的氯化氢不纯或者装置漏气;D;
(2)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形成喷泉,而其它物质都不能达到溶于水而放出大量的热的目的,故选A;
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A;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
点评 本题以气体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了喷泉实验,明确喷泉实验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A. | HC≡CH+HCl$\stackrel{催化剂}{→}$H2C=CHCl | |
B. | C 2H5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 | |
C. | CH4+2O2 $\stackrel{点燃}{→}$ CO2+2H2O | |
D. |
A. | 80g | B. | 160g | C. | 98g | D. | 无法确定 |
A. | 0.1mol Fe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 B. | 0.4mol Cu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 ||
C. | 0.1mol A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 D. | 0.1mol Fe与足量的水反应 |
A. | 原铁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 | |
B. | 原盐酸的浓度为2mol•L-1 | |
C. | 铁加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6H+=2Fe3++3H2↑ | |
D. |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 |
时间(s) C(mol/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C(N2O4) | 0.20 | a | 0.10 | c | d | e |
C(NO2) | 0.00 | 0.12 | b | 0.22 | 0.22 | 0.22 |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O2,表中b>c(填“<”、“=”、“>”).
(2)20s时,N2O4的浓度为0.14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3mol/(L•s).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O}_{2})}{c({N}_{2}{O}_{4})}$,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0.54(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ABD.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5)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D
A.增大N2O4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6)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图,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反应时N2O4浓度的变化曲线.
A. | 热稳定性:X2R>X2Y | |
B. | 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 |
C. | Z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Z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 |
D. |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K+、R2-、ZY2-、WY32- 一定能大量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