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7.35~7.45,其中含碳微粒以HCO3-、H2CO3为主
B.除去NaCl溶液中Na2CO3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盐酸至pH=7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大约控制pH>12.5
【答案】B
【解析】
A.人体血液的pH=7.35~7.45,图中分析可知,其中含碳微粒以HCO3-、H2CO3为主,故A正确;
B.当pH=7时含碳微粒是HCO3-和H2CO3,应是在pH=3.5全部除净,故B错误;
C.pH=10的溶液中存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CO3-)+2 c(CO32-)+c(OH-),故C正确;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大约控制pH>12.5含碳微粒以碳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题目】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CH3CO)2O(醋酸酐)+CH3COOH
水杨酸 | 醋酸酐 | 乙酰水杨酸 | |
熔点/℃ | 157~159 | 72~ 74 | 135~138 |
相对密度/(g · cm3) | 1.44 | 1.10 | 1.35 |
相对分子质量 | 138 | 102 | 180 |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 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加热。(填标号)
A 热水浴 B 酒精灯 C 煤气灯 D 电炉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填标号)。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已知: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HBr反应得到溴乙烷(CH3CH2Br),二者某些物理性质如下 表所示:
溶解性(本身均可作溶剂) | 沸点(℃) | 密度(g/mL) | |
乙醇 |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 78.5 | 0.8 |
溴乙烷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38.4 | 1.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分离溴乙烷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4)简述实验中用纯铁丝代替铁粉的优点:______。
(5)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乙醇溶液并加热,为判断其发生的是水解 反应还是消去反应,该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
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方案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的叙述(_____)
A 方案甲正确 B 方案乙正确 C 两个方案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