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Cl2或(NH4)2SO4饱和溶液 |
B |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 用3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 后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C | 比较Ksp(BaCO3)、Ksp(BaSO4)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 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D | 通过观察液面差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 | 向里推注射器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Cl2或(NH4)2SO4饱和溶液,分别发生变性、盐析;
B.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Qc(BaCO3)>Ksp(BaCO3),生成BaCO3沉淀;
D.向里推注射器,长导管出现水柱,且一段时间不变,气密性良好.
解答 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Cl2或(NH4)2SO4饱和溶液,分别发生变性、盐析,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Qc(BaCO3)>Ksp(BaCO3),生成BaCO3沉淀,为沉淀的生成,不能比较Ksp,故C错误;
D.向里推注射器,观察到长导管出现水柱,且一段时间不变,气密性良好,则通过观察液面差可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速率、沉淀生成、气密性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
A. | 加热 | B. | 向水中通CO2 | C. | 加入明矾晶体 | D. | 加入NaHCO3固体 |
2.2016年欧美三位科学家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研究进程中常见机器的“车轮”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 B. | 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 ||
C. | 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 D. | 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
19.如图是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只能是淀粉 | |
B. | 反应①②③均为取代反应 | |
C. | 乙醇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 |
D. | 乙酸乙酯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只有1种 |
6.环己醇( )常用来制取增塑剂和作为工业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环己醇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 |
B. | 与环己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与醛基(-CHO)的结构有8种(不含立体结构) | |
C. | 标准状况下,1mol环己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22.4LH2 | |
D. | 环己醇的一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结构) |
16.忍冬花又名金银花,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效,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有机物中一个碳原子同时连接4个不同基团时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
A. | 1个该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 |
B. | 分子式为C16H8O9 | |
C. | 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7molNaOH反应 | |
D. | 该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
3.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一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能力,Y单质与X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化合物,Z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最小的,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
B. |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 | |
C. | 原子半径:Y>Z>W>X | |
D. | 工业上获得Y、Z单质的主要方法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 |
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 |
B. | 氯化铁溶液吸收有毒的硫化氢气体:Fe3++H2S=2Fe2++S↓+2H+ | |
C. |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SO2+Ba2++H2O═BaSO3↓+2H+ | |
D. |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5Cl-+ClO3-+6H+═3Cl2↑+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