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水解反应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 CO32-+H2O?HCO3-+OH-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 |
B. | Al3++3H2O?Al(OH)3 (胶体)+3 H+ 明矾净水 | |
C. | 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 |
D. | 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应加入氢氧化钠 |
分析 A、盐的水解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的水解;
B、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的作用;
C、TiCl4水解可以得到TiO2•x H2O,加热失去结晶水即可得到二氧化钛;
D、SnCl2溶液水解显示酸性,可以加盐酸来抑制其水解.
解答 解:A、热的纯碱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水解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的水解,所以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A不选;
B、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Al(OH)3 (胶体)+3 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的作用,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B不选;
C、TiCl4水解可以得到TiO2•x H2O,加热失去结晶水即可得到二氧化钛,据此可以用用TiCl4制备TiO2,故C不选;
D、SnCl2溶液水解显示酸性,可以加盐酸来抑制其水解,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会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不能制得氯化亚锡溶液,不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水解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公司在南京丢失一枚放射源:铱-192( ${\;}_{77}^{192}$Ir),环保部定性为重大辐射事故.下列有关${\;}_{77}^{192}$Ir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_{77}^{192}$Ir原子核内含有192个质子 | |
B. | ${\;}_{77}^{192}$Ir 和${\;}_{77}^{191}$Ir互为同位素 | |
C. | ${\;}_{77}^{192}$Ir原子核内含有77个中子 | |
D. | ${\;}_{77}^{192}$Ir的电子数为115 |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 |
B. |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 |
C. | 标准状况下,22.4L的O2质量是32g | |
D. | 2gH2所含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 |
9.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
A. | 电子层数 | B. | 核外电子数 | C. | 最外层电子数 | D. | 核电荷数 |
16.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苯分子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的是( )
①用冰冷却试管中的苯,凝结成无色晶体
②点燃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黑烟
③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没有明显变化
④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①用冰冷却试管中的苯,凝结成无色晶体
②点燃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黑烟
③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没有明显变化
④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
B. |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
C. |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
D. |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11.向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 )
A. | Fe和稀硫酸 | B. | Fe和FeCl3溶液 | C. | FeO和稀硫酸 | D. | Fe2O3和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