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固定、加热及盛接仪器略)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坩埚中灼烧

B.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C.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D.若步骤③加入的试剂是CCl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紫色,下层无色

【答案】D

【解析】

A.干海带中含有机碘,燃烧将其结构破坏,需放入坩埚中,A正确;

B.步骤②中,H2O2I-氧化成I2,发生反应:2I2HH2O2I22H2OB正确;

C.试管中溶液使淀粉变蓝,说明含有I2,从而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C正确;

DCCl4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液体分层后,下层为碘的CCl4溶液,呈紫色,上层无色,D不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丙烯酸酯类物质广泛用于建筑、包装材料等,丙烯酸是合成丙烯酸酯的原料之一。丙烯醇可用于生产甘油、塑料等。以丙烯醛为原料生产丙烯醇、丙烯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2CH2=CH-CHO+NaOH CH2=CHCH2OH+CH2=CHCOONa

2CH2=CHOONa+H2SO42CH2=CHCOOH+Na2SO4

③有关物质的相关性质如表:

物质

丙烯醛

丙烯醇

丙烯酸

四氯化碳

沸点/℃

53

97

141

77

熔点/℃

- 87

- 129

13

-22.8

密度/g·mL-3

0.84

0.85

1.02

1.58

溶解性(常温)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

(1)操作①需要连续加热30min,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仪器L名称是________

(2)操作②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___

(3)操作④包括____、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吸干。

(4)操作⑤中,加热蒸馏“下层液体”,分离出四氯化碳;再分离出丙烯醇(如图),要得到丙烯醇应收集 ____(填温度)的馏分。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应改为____

(5)测定丙烯醇的摩尔质量:准确量取amL丙烯醇于分液漏斗中,烧瓶内盛装足量钠粒。实验前量气管B中读数为b mL,当丙烯醇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调平BC液面,量气管B的读数为c mL。已知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L·mol-1

调平BC液面的操作是____;实验测得丙烯醇的摩尔质量为____g·mol-1(用代数式表示)。如果读数时C管液面高于B管,测得结果将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