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 B.②③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B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62/6/8spma3.png)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 |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的c(I2)大 |
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K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
B.K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
C.K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
D.K与温度有关 |
反应N2O4(g) ?2NO2(g) 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
C.b、c两点的平衡常数:b<c |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 CO(g) 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 X | Y |
A | 温度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
B | CO的物质的量 |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
C | SO2的浓度 | 平衡常数K |
D |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 CO的转化率 |
反应2A(g)2B(g)+E(g) 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 B.减压 | C.减少E的浓度 | D.降温 |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