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1L,在空气中燃烧生成1.5L CO2气体和2L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定含有甲烷 | B. | 可能有乙烯 | ||
C. | 一定不含有乙烷 | D. | 一定含有乙烯,不一定含有甲烷 |
分析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1.5L CO2、2L水蒸气,根据相同体积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可计算出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利用平均值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1.5L CO2、2L水蒸气,
根据n=$\frac{V}{{V}_{m}}$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
气态烃中不含碳原子为1.5的烃,所以混合气体分子组成肯定含有小于1.5和大于1.5的烃,小于1.5的烃只能为甲烷,故A正确、D错误;
由于甲烷含有4个H原子,混合烃中含有4个H原子,所以另一种也肯定含有4个H,可能为乙烯、丙炔等物质,一定不含乙烷,故B、C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组成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体积关系确定气态烃的平均化学式,再利用平均化学式来分析解答,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元素⑤的未成电子数为2.
(2)如果在温度接近373K时,根据M=$\frac{m}{n}$测定⑤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发现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其原因是分子间存在氢键,H2O分子发生缔合
(3)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②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加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③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Be(OH)2=BeO22-+2H2O.
(5)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力能数(单位:kJ•mol-1).回答下面各题:
(Ⅰ)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主族的是R和U(填匀速代号)
(Ⅱ)T元素最可能是p(填“s”、“p”、“d”、“ds”等)区元素,位于IIIA族;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T、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键角为120°.
(6)⑩元素M能形成化合物(MO2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与M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M原子相同的元素还有K、Cu(填元素符号)
(Ⅱ)M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2、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MO2Cl2是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1)元素⑤的未成电子数为2.
(2)如果在温度接近373K时,根据M=$\frac{m}{n}$测定⑤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发现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其原因是分子间存在氢键,H2O分子发生缔合
(3)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②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光谱分析.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加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③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Be(OH)2=BeO22-+2H2O.
(5)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力能数(单位:kJ•mol-1).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 I1 | I2 | I3 | I4 |
Q | 2080 | 4000 | 6100 | 9400 |
R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S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T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U | 420 | 3100 | 4400 | 5900 |
(Ⅱ)T元素最可能是p(填“s”、“p”、“d”、“ds”等)区元素,位于IIIA族;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T、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键角为120°.
(6)⑩元素M能形成化合物(MO2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与M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M原子相同的元素还有K、Cu(填元素符号)
(Ⅱ)M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2、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MO2Cl2是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Ca(OH)2>Mg(OH)2>Be(OH)2
③原子半径:P>S>Cl
④稳定性:HF>NH3>H2O.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Ca(OH)2>Mg(OH)2>Be(OH)2
③原子半径:P>S>Cl
④稳定性:HF>NH3>H2O.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9.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双方共同提供并且共同分享,那么,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电子有得失 | B. | 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 ||
C. | 电子既有得失又有偏移 | D. | 金属元素的存在 |
19.已知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气体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QKJ,而生成的CO2 恰好被200ml 5mol•L-1KOH溶液吸收生成正盐,则丁烷的燃烧热△H为( )
A. | -8Q kJ•mol-1 | B. | -4Q kJ•mol-1 | C. | -20Q kJ•mol-1 | D. | -16Q kJ•mol-1 |
6.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作用制氯气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HCl和参加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1 | B. | 2:1 | C. | 1:2 | D. | 任意比 |
4.非金属元素H、C、N、O、S、Cl能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单质及化合物的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各题.
(1)①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S2的晶体类型为分子 晶体,其C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
②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的主要原因是甲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2)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HSO3-+Cl2+H2O═SO42-+2Cl-+3H+.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对氯与苯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溶液中c(Cl-):c(ClO-)=11:1时,则c(ClO-):c(ClO3-)比值等于$\frac{1}{2}$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2-)>c(NH4+)>c(OH-)=c(H+).
(1)①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CS2的晶体类型为分子 晶体,其C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
②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的主要原因是甲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2)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 |
储运要求 |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
泄漏处理 | NaOH、NaHSO3溶液吸收 |
包装 | 钢瓶 |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对氯与苯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溶液中c(Cl-):c(ClO-)=11:1时,则c(ClO-):c(ClO3-)比值等于$\frac{1}{2}$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2-)>c(NH4+)>c(OH-)=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