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硼酸(H3BO3)大量应用于玻璃制造行业,以硼镁矿(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3O4、CaC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H3BO3在20℃、40℃、60℃、100℃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g、8.7g、14.8g、40.2g。Fe3 +、Al3+、Fe2 +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 2、5.2、9.7和12.4。
(1)由于矿粉中含CaCO3,“浸取”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使物料从反应器溢出,故应分批加入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浸出液”显酸性,含H3BO3和Mg2+、SO42,还含有Fe3 +、Fe2+、Ca2+、Al3+等杂质。“除杂”时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适量H2O2和MgO,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H2O2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是                          
(4)“母液”可用于回收硫酸镁,已知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且溶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为了从“母液”中充分回收MgSO4?H2O,应采取的措施是将“母液”蒸发浓缩,                          

32.(16分)
(1)CaCO3(粉末)+H2SO4=CaSO4+H2O+CO2↑  (3分)
(2)Fe3+、Fe2+、Al3+  (3分,每个1分)
H2O2+2H++2Fe2+=2Fe3++2H2O (3分)
(3)防止温度下降时H3BO3从溶液中析出(意思相同即可给分。例如:从H3BO3溶解度数据可知,温度较高时,H3BO3溶解度较大,不易从溶液中析出。) (3分)
(4)加压升温结晶  (4分,加压、升温结晶各2分)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矿粉中的碳酸钙与加入的稀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即CaCO3(粉末)+H2SO4=CaSO4+H2O+CO2↑,粉末状碳酸钙及分批加入稀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防止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固体表面阻止反应的顺利进行;根据流程图及题意可知,浸取时2MgO?B2O3?H2O及少量Fe3O4、CaCO3、Al2O3都能溶于稀硫酸,而SiO2不能溶于稀硫酸;(2)双氧水是常用的绿色氧化剂,所含氧元素由—1价降低为—2价,杂质阳离子中只有亚铁离子能被其氧化为铁离子,即H2O2+2H++2Fe2+=2Fe3++2H2O;由于铁离子和铝离子能够水解,即Fe3++3H2OFe(OH)3+3H+、Al3++3H2OAl(OH)3+3H+,用稀硫酸浸取及浸出液呈酸性时,能抑制铁离子和铝离子的水解,加入过氧化氢和氧化镁时,能消耗氢离子、生成水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阳离子,即MgO+2H+=Mg2++H2O,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至3.2时,促进铁离子水解到底,即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铁,增大溶液pH至5.2时,促进铝离子水街到底,即铝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铝沉淀,因此加入适量过氧化氢和氧化镁除去的杂质离子是Fe3+、Fe2+、Al3+;(3)浸取时二氧化硅不溶于稀硫酸,浸取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其余物质溶解后变为硼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镁,根据已知信息,H3BO3在20℃、40℃、60℃、100℃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g、8.7g、14.8g、40.2g,为了除去固液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硅和硫酸钙,且不能损失硼酸,因此应选择硼酸溶解度最大时的温度,进行趁热过滤,防止温度下降时H3BO3从溶液中析出;(4)除杂时,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铝,而母液的主要成分是硼酸、硫酸镁;为了从“母液”中充分回收MgSO4?H2O,根据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的已知信息推断,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是MgSO4?7H2O晶体,因此应该蒸发浓缩,升温结晶;根据溶液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的已知条件,为了防止蒸发时液体沸腾,影响结晶,还要加压结晶,防止蒸发浓缩时溶液沸腾,从而得到MgSO4?H2O晶体。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化学工艺流程,涉及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除杂试剂及原理、根据硼酸的溶解度信息解释热过滤的原因、根据溶解度曲线及压强对溶液沸点的影响选择制备结晶水化合物的措施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分)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金属是我国战略性资源,应加以保护。稀土金属是周期表中ⅢB族中钪、钇和镧系十七种元素的总称,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性质极为相似,常见化合价为+3价。钇(Y)元素是激光和超导的重要材料。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Y2FeBe2Si2O10),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氧化钇(Y2O3)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①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2.7
3.7
Y3+
6.0
8.2
 
②在周期表中,铍、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1)欲从Na2SiO3和Na2BeO2的混合溶液中制得Be(OH)2沉淀。则最好选用盐酸和     (填字母)
两种试剂,通过必要的操作即可实现。
A.NaOH溶液      B、氨水     C、CO2     D、HNO3
(2)流程图中用氨水调节pH=a时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继续加氨水调至pH=b,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沉淀C为草酸钇,写出草酸钇隔绝空气加热生成Y2O3的化学方程式:                        
Ⅱ镧系元素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的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
(4)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
                                                                       
(5)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 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1O2的流程如下:

(1)C1O2中所有原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8电子结构。上图所示电解法制得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除去杂质气体可选用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B.碱石灰 C.浓硫酸D.蒸馏水
(2)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为推广二氧化氯而开发的新型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
B.二氧化氯应用在食品工业中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
C.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
D.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检测及警报装置
(3)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法缺点主要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可能污染环境。
(4)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5)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