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硫代硫酸钠是冲洗照相底片的定影剂,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受热、遇酸均反应。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通常有以下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法一: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1)装置A中不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理由是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为了提高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反应过程中需通入过量的SO2
B. 装置B中可能含有杂质Na2CO3、NaHCO3、Na2SO3、Na2SO4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C. 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提纯,洗涤操作时应选择乙醇作洗涤剂
D. 装置C的作用是防倒吸
方法二:
Na2SO3+S+5H2O=Na2S2O3·5H2O,简易实验流程如下:
(3)操作①为趁热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
(4)操作②是减压过滤,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孔
B. 图抽滤装置中只有一处错误,即漏斗颈口斜面没有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
C. 抽滤完毕后,应先打开活塞A,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
D. 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
(5)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
取10.00g产品,配制成10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0mol/L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则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答案】生成的二氧化硫在稀硫酸中溶解性比较大,不易逸出 BC 防止温度降低导致Na2S2O3晶体析出,从而降低Na2S2O3产率 AC 99.20%
【解析】
(1)生成的二氧化硫在稀硫酸中溶解性比较大,不易逸出,故装置A中不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2)A. 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二氧化硫过量会使溶液呈酸性,导致产品产量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反应过程中不能通入过量的SO2,选项A错误;
B. 装置B中二氧化硫与硫化钠、碳酸钠反应,可能含有杂质Na2CO3、NaHCO3、Na2SO3、Na2SO4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选项B正确;
C. 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提纯除去碳酸钠等杂质,洗涤操作时应选择乙醇作洗涤剂,减少产品的损失,选项C正确;
D.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防止污染空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C;
(3)操作①为趁热过滤,其目的是防止温度降低导致Na2S2O3晶体析出,从而降低Na2S2O3产率;
(4)根据抽滤操作的规范要求可知,A、在组装装置时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孔,选项A正确;
B、在图2抽滤装置中有两处错误,漏斗颈口斜面应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同时安全瓶中导管不能太长,选项B错误;
C、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选项C正确;
D、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上口倒出,选项D错误;
答案选AC;
(5)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度为0.100mol/L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中的碘,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第二组实验数据相差较大,舍去,故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20.00mL,2S2O32-~I2,则n(Na2S2O35H2O)=2n(I2),故产品纯度为:×100%=99.20%。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2种)。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 是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小组比较Cl-、Br-、I-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装置 | |||
现象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 溶液变黄;把湿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